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日韓慰安婦協議徒留一地雞毛

2016年01月29日 09:4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中評社29日社評指出,在2015年結束前3天,日韓兩國終於就慰安婦問題達成了歷史性協議,韓日關係中長期存在的最大障礙似乎就此得到最終地、無可撤銷地解決。然而,協議達成至今一月有餘,引發的爭議卻還在繼續升溫。輿論認為,這個讓日本首相安倍去掉了一塊心病的協議形同日本賠錢、換來韓國封口,難怪在韓國國內激起了強烈反對,尤其是協議落定之後,安倍種種缺乏誠意的表現更如給韓國人的不滿火上澆油。

  眾所週知,慰安婦問題始終是阻礙日韓關係改善的一個死結,兩國對此分歧尖銳,矛盾重重。慰安婦是二戰期間日本侵略其他亞洲國家之時被強徵充當日軍軍妓的民間婦女,人數達數十萬之多,受害者遍及中國大陸、韓國、臺灣、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地,這是日本歷史上極其醜惡的一頁,也是人類歷史上最沒有人性的可恥一頁。韓國作為慰安婦的最大受害國之一,長期以來堅決要求日本道歉並且賠償,但日本右翼始終不予承認,甚至歪曲史實,致使日韓關係一度降至歷史冰點。

  而就在外界認為日韓慰安婦問題談判僵局無從打破之際,2015年12月28日,日韓外長在首爾就慰安婦問題舉行會談之後,宣佈為這一問題畫上句號,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以內閣總理大臣名義,向韓國慰安婦表示道歉和反省,韓方成立慰安婦受害者援助基金,日方動用財政預算向該基金一次性撥款1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380萬元),幫助慰安婦受害者治愈創傷。作為回報,韓國承諾不再向日本追究慰安婦問題,也不再主張新的賠償。

  兩國幾輪談判之後能如此迅速地取得共識,破天荒地達成和解,著實令國際社會大跌眼鏡。分析人士普遍認為,這是美國強力干預的結果。對於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來説,日韓慰安婦協議可謂意義重大,因為它緩和了日韓關係,鞏固了美日韓同盟,從而可以更好地制衡中國。此外,安倍自二度上臺以來,不斷在歷史問題上挑釁國際社會底線、推動日本重走軍國主義道路,在外交上陷於空前孤立,此次安倍在慰安婦問題上對韓國作出些許妥協,意在拉攏韓國,擺脫日本在東北亞外交格局上的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慰安婦問題表面上似乎得以解決,但是,日本的誠意實在欠奉,令人懷疑。分析人士指出,日本政府在協議達成後的種種表現,印證了這些質疑所言不虛。

  首先,在韓國輿論看來,安倍以內閣總理大臣的個人身份致歉,不足以代表日本政府謝罪,相比1995年的河野談話並未見到實質進步。而且,在這一協議中,安倍政權挖空心思,大玩文字遊戲,去掉了侵略、強徵、法律責任、政府賠償等字眼。例如,針對慰安婦問題的根源,協議只含混地提及是出於當時日軍的參與,而絕口不提強徵;在慰安婦受害人的經濟補償上,這筆10億日元的資金性質也頗為曖昧,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在記者會上強調是日韓合作的項目,並不是賠償,言下之意,這是人道主義援助而非法律意義上的政府賠償。而韓國政府的一貫立場是,日軍強徵慰安婦是反人類行為,日本政府理應承擔慰安婦問題的法律責任。故此,僅以該協議中日本沒有明確承認負有法律責任這一點,就足以引發韓國朝野的一致抨擊。

  據透露,在慰安婦問題會談中,日方強烈要求在達成的共識中加入最終且不可逆的解決條款,儘管韓方極力將這一條款解讀為日方不得反悔,但實際上該條款意味著韓方已經徹底放棄了在慰安婦問題上的追訴權,沒有為以後的索賠留下任何餘地。無怪輿論紛紛揶揄10億日元是封口費,安倍一句輕飄飄的道歉,就給僵持日韓關係幾十年的慰安婦問題畫上了句號。

  更令韓國人無法接受的是,日方還給這筆封口費設置了一個先決條件——韓方撤走日本駐韓國大使館前的慰安婦少女銅像。據了解,為了敦促日本政府正視慰安婦問題,2011年12月,韓國民間團體在日本駐韓國大使館前面設置了一尊象徵慰安婦的韓國少女銅像,提醒人們勿忘歷史。這尊銅像一直是日本右翼的眼中釘,評論認為,由此也可見,日本顯然不是通過慰安婦協議向受害者真誠道歉,痛徹反省,求得原諒,而是要借此掩蓋其戰爭罪行。

  而在協議達成之後,由於引起日本右翼反彈,急於打破日韓關係僵局的安倍,也顧不了許多,又迫不及待地公開放話:道歉僅此一次,今後不再謝罪!這更揭示了日本在慰安婦問題上所持的是何種誠意。

  由此看來,在日韓慰安婦協議上,儘管日本進行賠償、安倍表態道歉,畢竟也標誌著日本右翼在歷史問題上邁進了小小的一步,但韓國政府似確已陷入極其不利的境地,成了輸家。事實上,該協議甫一公佈,當即激起了韓國民間尤其是慰安婦維權組織的強烈抗議,抨擊政府事先不曾聽取他們的意見,韓國輿論甚至直指這是韓國對日的屈辱外交。韓國政府能否促使民眾接受這一協議,仍有變數,尚待觀察。或如中國官媒所説,韓國當局這次對日本妥協實在沒有必要,在慰安婦問題上韓國有雄厚的民意基礎,有國際的同情和聲援,為了爭取慰安婦問題的公正解決,韓舉國上下抗爭多年,以這樣的結局收場實在不值。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