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兩岸主張模糊空洞 空心蔡弱點暴露令選民失望

2016年01月05日 07:5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據媒體報道,經過兩場電視政見會及辯論會的較量後,民進黨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蔡英文與國民黨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朱立倫的民調發生了微妙變化,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兩岸關係就是蔡英文失分最多的議題。蔡英文始終不願就是否堅持“九二共識”表態,讓選民相當不滿。

  評論摘編如下:

  這幾月來島內民調多顯示民進黨主席、“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蔡英文的支援度領先國民黨主席、“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朱立倫十幾個百分點,但經過兩場電視政見會及兩場電視辯論會的面對面較量後,最近藍綠候選人的支援度有了微妙的變化。儘管蔡英文依然排在頭位,但領先朱立倫的幅度縮小至只有八個百分點,而“原想投給蔡英文,改投朱立倫”的民眾比例最多。尤其值得關注的是,蔡英文和民進黨向來頗受青年群體支援,但民調顯示,首投族的辯論會收看率高達74.6%,但卻最失望,對蔡英文的支援度從78%急降至41%,而認為朱立倫在辯論中表現最好的民眾,更以20歲至29歲民眾比例最高,顯示青年群體在對綠營失望之際,有轉而支援藍營的跡象。俗話説“不怕不識貨,最怕貨比貨”,有臺媒指出,相較于朱立倫,蔡英文在兩岸關係、經濟建設等重要議題上的主張模糊空洞,仍是四年前的“空心蔡”,是導致民調下滑的主要原因。

  電視政見會和電視辯論會是選民了解各黨“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在民生、經濟、兩岸等領域政見的主要途徑,也是候選人展示形象、口才、理念的重要場合,體現了候選人的綜合素質。蔡英文的口才雖然比四年前大選有進步,但“理不直”也就“氣不壯”,若沒有切實可行的政見,任憑其如何舌燦蓮花,選民也不會買帳。兩岸關係就是蔡英文失分最多的議題。大陸方面多次重申,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政治基礎,沒有了這個基礎,兩岸制度化聯繫溝通機制必然會受影響,甚至坍塌,兩岸和平發展成果恐怕會得而復失。但蔡英文始終不願就是否堅持“九二共識”表態,讓選民相當不滿。這7年來兩岸關係密切,兩岸各方面的交流已成為許多臺灣民眾生活、學習、工作的一部分,加之臺灣社會面臨經濟轉型、能源短缺等問題,如何承受得起兩岸關係生變?此外,在經濟問題上,蔡英文雖然提出“創新、就業、分配”為核心的經濟發展新模式,但只見華麗的口號,沒有具體的細節,反對於朱立倫提出的“加薪帶動經濟”冷嘲熱諷,不啻是自暴其短。

  年輕選票也有從綠營流向藍營的趨勢,這對蔡英文是一大警訊。她口口聲聲説關注青年人,但在上月卻缺席“2016大選青年論壇對談”,最近在政見會和辯論中又沒有提出關於改善青年人就業、薪資的具體措施,而朱立倫則提出選後4年基本工資由現行20008元(新台幣,下同)提升至3萬元。

  國民黨過去一年多來因遭遇“九合一”地方選舉慘敗、“換柱風波”而影響選情,也令民進黨和蔡英文不費吹灰之力就把國民黨甩在後面。但在政見會和辯論會這些展示“真功夫”的場合,蔡英文“空心蔡”的弱點暴露無遺,讓不少選民相當失望。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