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張榮恭:“九二共識”非“國共共識”

2015年12月22日 09:0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中評社成立十週年紀念晚會上,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主席團張榮恭出席併發表演講。他澄清了關於兩岸關係發展的一些負面觀點,並指出,蔡英文把“九二共識”窄化為“國共共識”是不對的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如張榮恭所説,兩岸關係是臺灣面臨挑戰中最重要的挑戰,它涉及到臺灣的經濟狀態、軍事問題和國際問題,各政黨都必須要在兩岸政策方面展現其能力。

  評論摘編如下:

  中國評論通訊社(中評社)最近在香港舉行成立十週年紀念晚會,兩岸三地政黨、政要發來賀電,高度肯定中評社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出貢獻。鋻於島內正值大選,面臨政黨輪替的可能性,各界相當關注兩岸關係未來發展,中評社當晚邀請了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主席團主席張榮恭出席第五屆港臺影響力論壇暨中評社成立十週年紀念演講會,做專場演講。張榮恭長年奔走兩岸,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參與者、構建者、推動者、見證者,其觀點精闢獨到、一語中的。他在演講中強調,“兩岸關係政黨化、權貴化”是錯誤的看法,批評民進黨主席、“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蔡英文把“九二共識”窄化為“國共共識”是不對的。張榮恭澄清了關於兩岸關係發展的一些負面觀點,獲得與會者的一致認同。

  這七年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取得一系列顯著成績有目共睹,但臺灣島內蔓延著一種論調,認為兩岸交流合作、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紅利集中于島內的特權階級。其實,自2008年以來,兩岸實現全面三通,每年往來兩岸的數百萬民眾均享受快捷便利;ECFA及早收計劃促進了兩岸經濟制度化合作,佔臺灣企業總數97.6%的臺灣中小企業,大多數都能從中受益;大陸居民赴臺遊拉動了臺灣內需市場和相關上下游産業發展;大陸給予臺胞免簽待遇及實施電子臺胞證,更是讓全體臺灣民眾受益。

  張榮恭不否認兩岸經貿往來有利益分配不均的現象,但這是因為如果不去大陸,便享受不了兩岸直航的快捷以及電子臺胞證的便利;如果不從事旅遊、餐飲、交通、百貨相業行業,便感受不到陸客赴臺遊帶來的商機;如果不是農民、漁民,便無法獲得大陸契作的好處。可見所謂“兩岸和平紅利集中少數人”的看法並不客觀。不過,大陸方面仍盡力擴大兩岸和平紅利的受益面,近年在多個省市設立青年創業基地,為兩岸青年創業提供優惠政策。

  張榮恭在演講中還特別強調“九二共識”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性,批評民進黨不僅不承認“九二共識”,還故意把“九二共識”曲解為“國共共識”。事實是,1992年11月大陸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就解決兩會事務性商談中如何表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態度問題所達成的以口頭方式表達的“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九二共識”經過兩岸有關方面明確的授權認可,得到兩岸民意廣泛支援,絕非“國共共識”。蔡英文和民進黨迄今仍奉行“臺獨”黨綱,迴避“九二共識”,於是不斷向“九二共識”潑臟水,企圖混淆視聽、顛倒黑白。張榮恭還指出,從臺灣法律和體制上來説,沒有道理不承認“九二共識”,因為島內規範兩岸關係的法律規定兩岸是兩個地區的關係,不是國與國的關係,雙方通過國臺辦、陸委會而不是外交部來處理雙方關係。

  民進黨選情穩定領先,但回避“九二共識”,一旦上臺,勢必為兩岸關係未來發展投下變數。如張榮恭所説,兩岸關係是臺灣面臨挑戰中最重要的挑戰,它涉及到臺灣的經濟狀態、軍事問題和國際問題,各政黨都必須要在兩岸政策方面展現其能力。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