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副手難産成臺“大選”一景

2015年10月28日 07:48: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現在距離明年1月16日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決戰日僅剩兩個半月。往屆選舉到了這個時候,各陣營正副候選人早已分赴各地掃街拜票,忙著全力衝刺。令外界頗感怪異的是,如今只見國民黨、民進黨和親民黨三黨候選人獨自跑行程。三黨的副手皆無著落,成為歷屆“大選”未有的“奇觀”。

  久拖不決

  臺媒報道説,回顧歷次“大選”,各陣營多在投票約半年前就公佈副手,最遲選前4個月也已人事底定。典型的如2008年選舉,政黨有機會再輪替,國、民兩黨提早備戰。馬英九于2007年6月就宣佈由蕭萬長任副手;面對國民黨“馬蕭配”來勢洶洶,民進黨謝長廷攜手蘇貞昌的“謝蘇配”也不落人後,在8月中正式成軍。

  但慣例也不是絕對的。明年“大選”,至今沒有“副總統”候選人蹤影。民進黨主席蔡英文4月15日就獲民進黨提名,捲土重來邁向“最後一里路”,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也于8月6日宣佈第三度問鼎“大位”,但兩人至今都未公佈副手人選。

  至於國民黨,上一位參選人洪秀柱遲遲找不到副手,日前已改徵召兼任黨主席的新北市市長朱立倫參選。朱營內部評估認為,臨陣換將的國民黨已從絕對落後轉為不無逆轉可能。選舉情勢丕變,國民黨急於重整之後再出發,副手人選又得從長計議。

  從歷史上看,挑選副手實為一個難題。無論蔣氏父子、李登輝、陳水扁還是馬英九,副手的出線都有其複雜縝密的背景和考慮。當然,蔡英文也有不著急的理由,畢竟她的對手同樣單槍匹馬、副手成謎。有人説,一個不著急,一個急也沒用,副手這盤棋,下得還真是詭異。

  緋聞效應

  靴子一直不落地,有一個額外的好處是吸引眼球,博取了不少報紙版面。熱愛爆料的臺灣媒體從一開始就忙著列名單、圈人選。隨著選舉進程的推進,副手這件事早晚要端上臺面的。副手雖然在當選後形同備胎,但畢竟身處權力中樞,是幫忙還是添亂,是加分還是無為,特別是在選舉中能否發揮吸票作用,對領導人的成敗起重要作用。

  面對外界熱心的“拉郎配”,當事人要麼忙於辟謠和否認“緋聞”,要麼曖昧地繼續打擦邊球。朱立倫近日否認徵詢過“亞洲換肝之父”、長庚醫院名譽院長陳肇隆。親近陳肇隆的人士證實,雙方確有接觸,但陳肇隆經過深思熟慮後,已經婉拒。此外,朱立倫副手的另一個緋聞主角——國民黨副主席黃敏惠,近日也出面澄清説,沒有接到邀請。

  相關人士透露,蔡英文在對手換成朱立倫後不敢怠慢,也改變了“躺著贏”的心態,將副手的定位從可有可無的玻璃人角色拉高到吸票加分的戰略層次。藍營表示,近日獲悉蔡英文曾與臺灣“央行”總裁彭淮南接觸,很有可能就是為爭取彭點頭成副手,彌補她財經背景不足的弱點。

  三度出征的宋楚瑜如何選擇他的副手,是否會借此祭出奇招,也是外界關注的焦點。有媒體詢問宋楚瑜對於臺北市長柯文哲以及另一位退出“大選”的政治人物施明德的看法,宋楚瑜只是泛泛地説“都是很好的人選”。宋楚瑜此前接受專訪時表示,副手人選安排“現在不能亂開玩笑”,只是強調“團隊”,口風依舊很緊。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