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只有堅持“九二共識”臺海才能融洽穩定

2015年10月21日 09:0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國臺辦主任張志軍上周在廣州與臺灣方面陸委會主委夏立言舉行第四次雙方兩岸事務部門負責人工作會面。兩岸道路選擇成為本次“張夏會”聚焦的議題。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道路決定命運。歷史經驗證明,只有維持好“九二共識”這個政治基礎,兩岸關係才能和平發展,臺海局勢才能融洽穩定。

  評論摘編如下:

  國臺辦主任張志軍上周在廣州與臺灣方面陸委會主委夏立言舉行第四次雙方兩岸事務部門負責人工作會面。兩人就兩岸關係形勢以及兩岸關係發展中的有關問題交換意見,達成積極共識。而當前島內政局混沌不清,兩岸關係道路選擇問題無疑成為“張夏會”聚焦的議題。張志軍強調,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確方向,而夏立言也認為“九二共識”是確保臺海和平的關鍵。然而,臺灣明年1月將舉行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面臨政黨輪替的可能性,民進黨主席、“臺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蔡英文迄今仍回避“九二共識”,令兩岸關係未來發展蒙上陰影。大陸方面一直強調“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之錨,意在提醒兩岸各界要選擇正確的道路,否則“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今年8月張志軍訪美時就提出,兩岸關係如今再次處於重要節點,面臨兩條道路的選擇:一種選擇是堅持“九二共識”,繼續沿著和平發展之路前行;另一種選擇是開歷史倒車,回到“臺獨”邪路。回顧60多年兩岸關係發展歷程可見,不同的選擇會有不同結果。2000年5月民進黨首次執政後,就因為宣揚“一中一台”,而導致兩會協商中斷達九年之久,當時兩岸直航等問題遲遲無法解決,兩岸關係陷入低谷,影響臺灣經濟發展,成為2008年民進黨下臺的主要原因。隨之國民黨再次上臺,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兩會恢復了事務性協商,推動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這7年來兩岸實現了直航,大大方便了兩岸同胞往來;赴臺遊給島內業者帶來巨大的商機,陸客已成為臺灣觀光業的重要客源;兩岸簽署了ECFA,打破了雙方的關稅壁壘,當中的受惠者8成以上都是中小企業;兩岸實現了司法互助,大大打擊了詐騙集團等犯罪行為。可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是無源之水,也不是無本之木,只有堅持體現“一中內涵”的“九二共識”,兩岸關係才可破浪前行、不會迷航;否則,兩岸關係難免偏離航向,風雨搖擺,甚至觸礁擱淺。

  “九二共識”是1992年11月大陸兩岸關係協會與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就解決兩會事務性商談中如何表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態度問題達成了以口頭方式表達的“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蔡英文和民進黨仍回避“九二共識”,正正反映其不承認“一個中國原則”,而且該黨至今供奉“臺獨”黨綱,倘若明年上臺,不無開歷史倒車、回到“臺獨”邪路的可能性。

  道路決定命運。歷史經驗證明,只有維持好“九二共識”這個政治基礎,兩岸關係才能和平發展,臺海局勢才能融洽穩定。如果沒有“九二共識”,那麼在這一政治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兩岸政治互信及相關的商談機制可能就要坍塌。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