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港媒:觀察朱立倫選情的四個關鍵點

2015年10月20日 14:4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大公網》19日刊載署名許輝的評論員文章分析2016朱立倫對戰蔡英文的選舉中,朱立倫選情的四個關鍵點並指出,朱立倫出來,國民黨似乎迎來了一絲轉機,作為百年老店的掌門人,朱立倫還任重道遠。

  評論摘編如下:

  10月17日,國民黨臨全會敲定“柱下朱上”,主席朱立倫替換選情低迷的原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洪秀柱披掛出征。離2016年1月16日臺灣大選投票只剩下不到3個月時間,朱立倫要和時間賽跑,選定競選班底、安排下鄉行程和出訪美日等活動正緊鑼密鼓展開。

  朱立倫對手、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自信滿滿,稱絕大多數臺灣人心裏已做了決定,不管國民黨換誰參選,臺灣都會換黨執政。而冷眼旁觀的臺北市長柯文哲也不乏嘲諷,言朱立倫進退失據,“既有今日,何必當初。”

  從選情看,“換柱”後國民黨民調有企穩回升跡象,而原先立場鬆動的“立委”開始回流(雲林原縣長張榮味之子將代表國民黨參選“立委”,張榮味原有改換門庭到親民黨的考慮)。更有藍營“立委”大膽放言,兩個禮拜之內,朱立倫和蔡英文差距將只剩下10%。朱立倫選情最後時刻究竟能否逆轉,要看以下四個關鍵因素。

  內部派系能否真正整合

  朱立倫毫無疑問是目前國民黨內民調最高、最合適的參選人,其逆轉選情的關鍵第一步就是要整合黨內各派力量,讓選民看到一個真正團結的國民黨,使“凝聚共識,團結勝選”從口號變成現實,而不是之前國民黨大佬間面上一團和氣,背後卻放話、動作不斷。

  具體説來,朱立倫要安撫好以洪秀柱為代表的深藍勢力,拉攏王金平為代表的藍營本土派力量,協調平衡好黨內馬英九、連戰、王金平等諸大佬的利益關切。

  雖説大敵當前,國民黨再無分裂本錢,各派也都言之鑿鑿要團結,但黨內長期積累的恩怨情仇不會馬上煙消雲散。選戰真正打起來,各派是真心實意為朱輔選還是半心半意應付了事有天壤之別。

  在朱立倫和國民黨大佬的輪番溫情攻勢下,洪秀柱雖然嘴上還不服,但已經表現出高風亮節,就坡下驢的美好身段在國民黨內留下了華麗背影。

  雖然洪秀柱表示絕不會與國民黨對簿公堂、也不會“晚節不保”離開國民黨,但是朱立倫對“挺柱”的黃復興黨部、眷村及部分婦女還要繼續使把勁。這部分人不大可能會投票給蔡英文,但也不能想當然的認為他們必然會投票給朱立倫,他們完全有可能因為失望而不出來投票。洪秀柱競選幕僚張亞中等人近日甚至投書媒體,直斥朱立倫是袁世凱,臨全會是擁袁世凱稱帝的籌安會,情緒非常激烈,如何安撫這部分人的情緒,是朱立倫接下來的一個大課題。

  國民黨臨全會高票通過徵召朱立倫參選,國民黨各派對候選人再無異議。洪秀柱參選時,曾有意參選的王金平並沒有表現出多大的支援,相反,還多次拒絕洪秀柱的好意出任“競選主委”。從競選現實來看,有臺灣公道伯形象的王金平在“立法院”和臺灣中南部有著豐沛的人脈,其國民黨本土派精神領袖的位置與朱立倫有著很好的互補。“朱王配”無疑是國民黨的最強組合,如果王金平出任副手全力輔選,對於臺灣地區領導人與“立委”選情都有很大促進。

  17日的臨全會上,王金平臨時取消行程“刻意”陪伴朱立倫到最後,在關鍵時刻,王金平似乎也表明瞭心跡。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