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立委”選舉,藍綠都要面臨苦戰

2015年07月27日 09:4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明年1月16日臺灣舉行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當天,也一併舉行“立委”選舉。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分析藍營“立委”選情。評論指出,由於國民黨基層組織根底深厚,民進黨方面也承認“立委席次過半”的目標相當困難。相較于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選情,“立委”選情較為混沌,不管藍綠,都要面臨苦戰。

  評論摘編如下:

  明年1月16日臺灣舉行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當天,也一併舉行“立委”選舉。雖然目前民進黨“臺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蔡英文的支援率領先國民黨“臺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洪秀柱,但在“立委”選舉方面,由於國民黨基層組織根底深厚,民進黨方面也承認“立委席次過半”的目標相當困難。而國民黨方面評估,明年可能會失去“立法院第一大黨”的位置,但力保50席,使民進黨不能在“立法院”一黨獨大。

  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日前領表登記黨內基隆“立委”初選,倘若出線,便代表國民黨競選基隆“立委”。至於另一位副主席黃敏惠,據説正在考慮是否投入嘉義市“立委”選舉。國民黨副主席投入“立委”選舉,可謂前所未有。尤其郝龍斌曾任臺北市長,現在轉戰“立委”,頗有“降格”的意味,讓外界頗為驚訝。由此也反映國民黨“立委”選情相當嚴峻,連以往高高在上、指揮選戰的高層人士也要身先士卒、親上戰場。

  島內“立法院”席次共113席,過半則是57席。目前國民黨擁有65席,民進黨佔有40席,其餘席次分屬親民黨、臺聯黨及無黨籍等。但由於國民黨在去年“九合一”地方選舉中慘敗、元氣大傷,也使島內藍綠政治生態發生變化。在縣市長選舉中,國民黨失去了“票倉”臺北市和臺中市,而民進黨人當選臺中市長,標誌著民進黨的政治地盤已跨過濁水溪,從原本的南部向中部、乃至北部擴散。北臺灣的基隆市、桃園市、新竹市也已一一落入民進黨人手中。可見,以往“北藍南綠”的政治氣候正在發生變化,並逐步形成“北淡藍、南更綠”的新格局,意味著國民黨已流失大量選票。這對國民黨“立委”選舉是嚴峻的挑戰,甚至有人認為明年國民黨“立委”席次掉一半,只能保住30席。

  國民黨若要贏得“立委”選舉,必須出奇制勝。如今看來,由黨高層親徵,是國民黨“立委”選舉的策略之一。熟悉臺北地區政治生態的郝龍斌主戰北部基隆市,曾任8年嘉義市長的黃敏惠坐陣中南部嘉義市,發揮“母雞帶小雞”的作用,南北呼應,拉抬聲勢。這固然能起到提振藍軍士氣的效用,也打破國民黨怯戰的謠言。但國民黨對此意見分歧。尤其在基隆市,有意參選“立委”的國民黨員不滿郝龍斌以國民黨副主席的身份“空降”,認為他壓縮了基層黨員上位的空間。目前已有一名國民黨籍的基隆市議員宣佈脫黨參選“立委”,如此勢必分散藍軍票源。此外,基隆多年來都是由國民黨人擔任市長,但在去年縣市長選舉中易幟,民進黨人當選市長。可見,如何整合黨內力量及挽回國民黨支援者的信心,將考驗郝龍斌的政治智慧。

  俗話説“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國民黨儘管在“九合一”地方選舉失去多席縣市長,但縣市議員的席次仍比民進黨多,顯示國民黨的基層組織力量仍在,這也是民進黨即使目前聲勢如日中天,但也不敢聲言“立委席次過半”的原因。看來,相較于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選情,“立委”選情較為混沌,不管藍綠,都要面臨苦戰。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