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説詞解事:何為“防磚機制”

2015年05月28日 08:17: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防磚機制”

  中國國民黨5月25日公佈2016“總統”候選人提名審查結果,僅“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一人過關,前“衛生署署長”楊志良未能通過聯署門檻。國民黨中央宣佈將啟動“防磚機制”。

  所謂“防磚機制”,是指依國民黨相關規定,只有一人通過初選登記時,國民黨中央可辦理該登記同志支援度民意調查。如果兩家民調支援度平均未達30%者,“得建議不予提名”,代之以徵召方式確定候選人。

  看上去,“防磚機制”意在避免平庸候選人出線。實際上,正是“防磚機制”給國民黨初選留下“後門”。這也是此前幾位被看好的一線政治人物,沒有如期領表登記的原因所在——還有被徵召的可能。

  既有參選之意,為何不按照正常程式登記,卻寄望于徵召?因為徵召至少有一條好處,奉召而來,倘若敗選,不必承擔敗選責任。以國民黨當下的低迷態勢,這一點對於未來還有企圖心的政治人物十分重要。

  照理説,國民黨選情低迷,此時代表國民黨參選,更多的是擔當、責任而非榮譽。可惜的是,政治大咖想法多、顧忌多、算計多,讓本來應該振臂而呼、凝聚人心的提名,變得撲朔迷離、波詭雲譎。那邊廂,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已從容佈局;這邊廂,國民黨還在糾纏于候選人提名是否徵召。當“小辣椒”洪秀柱一人站出參加初選時,有支援者痛批國民黨“寧無一人是男兒”。其中更隱含的質問是:國民黨要“十四萬兵齊解甲”嗎?

  民主霸權

  香港專欄作家屈穎妍近日因撰文針砭時弊,斥反對派“民主霸權”,遭到激進派恐嚇,有人聲言要屈穎妍一家五口“滅門,雞犬不留”,還有人鼓噪支援者到屈穎妍家中,對她3個尚在求學的女兒“送上祝福”。

  香港少數激進派這些做法,看上去很眼熟。早前所謂的“反水客”運動,圍堵、叫囂、謾罵內地無辜遊客;最近,針對為逾期留港男童進行能力評估的大成小學,在校門外叫囂、拍打大門,嚇哭校內小女生,都如出一轍。他們這種所謂的“和平”行動,即使沒有肢體衝撞也是暴力,是一種攻擊他人心靈的語言暴力。

  更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一種假民主之名而行的暴力。一個多元的社會,最重要的是包容,容忍有人激進,也容忍有人保守。真正的民主是,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也要捍衛你説話的權利,而不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稍有不同意見,便祭出“滅門”、騷擾人家未成年孩子等恐嚇,這不是民主,而是暴民做主。激進派雖然只是少數,他們的行為卻已損害香港社會的包容氣氛。倘若異見者因此噤若寒蟬,對於政經民生的大事都不敢發聲,損害的就將是全體香港市民的利益。(木鳴)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