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媒:別再唱衰洪秀柱!

2015年05月25日 09:4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出人意表投入國民黨臺灣地區領導人黨內初選,預期今天將可通過審查取得資格。本來不起眼的洪秀柱卻展現了清晰的政治理念、旺盛的戰鬥意識,令人耳目一新。請國民黨別再唱衰洪秀柱,應好好想想,在洪秀柱提出了“對的論述”後,如何協助洪秀柱提升能見度、提高擴散力,幫助她“論述的對”?

  社論摘編如下:

  “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出人意表投入國民黨臺灣地區領導人黨內初選,媒體原本並不看好,卻異軍突起取得6萬份以上聯署,預期今天將可通過審查取得資格。國民黨A咖朱立倫、吳敦義、王金平等人已確定不參加黨內初選,黨內提名因而一度陷入僵局,本來不起眼的洪秀柱卻展現了清晰的政治理念、旺盛的戰鬥意識,令人耳目一新。但也開始出現一種聲音,認為如果最後是洪秀柱代表國民黨角逐臺灣地區領導人,等於提前宣佈蔡英文當選。

  誠然,臺灣TVBS、臺灣《自由時報》、臺灣智庫的民調,洪秀柱的支援度僅1成多,水位仍低。但臺北市長選舉時,以懸殊票數擊敗對手連勝文的柯文哲,剛起步時的民調也不高,各界一開始也不看好柯文哲,最後柯依然風光大勝。

  洪秀柱初步表現雖然亮眼,但從取得國民黨初選入場券到獲得黨提名、到與蔡英文對壘爭取勝選,中間還有極漫長艱險的路要走、關卡要過。她最大的關卡是能見度與論述力依然不足。需知,低能見度會讓選舉發生“現狀凍結”效果,即便洪秀柱言詞犀利、論述有見地,但反映在媒體、網路乃至社會氛圍上,卻仍是冷颼颼,能見度與支援度雙冷,會帶來嚴重的“看衰效應”,這也是國民黨各方勢力目前仍對洪“不動如山”的緣故,如何燃起熱度、擁有“能見度”是洪秀柱要面對的第一個挑戰。

  洪的擴散力也有待加強。臉書是最重要的觀察指標,洪秀柱從4月初開設臉書粉絲專頁,1個多月的時間,粉絲數為33000人,從總量觀,蔡英文的粉絲數是131萬,是洪秀柱的44倍。社群網站是現代政治話語權最重要的路徑,社群網站的跟隨者,會形成強大的理念擴散效應,在現代選戰中擁有關鍵性與決定性的影響。另一方面,社群網站的粉絲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選情溫度計,以“九合一”選舉的六市選舉論,選舉結果出爐時,各家民調公司都因預測失準顯得灰頭土臉,只有臉書“神準預言”了選舉結果,六市的候選人,在選前臉書粉絲數、討論度勝過對手的,就是最後的贏家。

  要克服這些挑戰,洪秀柱必須掌握八字訣“對的論述,論述的對”,前者是本質論,意思要建立切中時局、可以感動人心,後者是方法論,也就是如何透過正確的方法傳遞理念。

  洪秀柱在“對的論述”本質層次上已有傑出的表現,從她宣佈參選迄今,從兩岸到內政到能源政策,都能切中時局提出前瞻且宏觀的觀點與通盤的論述,論述精準而不空心,假以時日一定能找到堅實的核心支援者,而經過“論述的對”就能産生擴散效應,奠定足夠的社會基礎。這樣的A咖論述不只對比國民黨內如此,如果把洪秀柱和蔡英文的名字拿掉,不論其政黨與個人身分,只單純比較兩人國家論述與政治理念,洪秀柱從兩岸和平協議到內政治理、經濟發展與能源政策的各項主張,都比蔡英文有實、有心。

  洪秀柱通過參選,提出了國民黨久未聞見的大論述,也有助於臺灣重新思考自己的位置、正確認識自己的位置,這就是洪秀柱參選的重要價值。即便目前聲勢仍待急追,但卻是一個正確的起步,沒有“對的論述”,就不可能“論述的對”。

  最後,請國民黨別再唱衰洪秀柱,與其看著選情日衰,新亭對泣,為什麼不好好想想,在洪秀柱提出了“對的論述”後,如何協助洪秀柱提升能見度、提高擴散力,幫助她“論述的對”?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