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香港問題成“兩會季”一大關注焦點

2015年03月12日 08:28: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備受矚目的全國兩會正在北京舉行。香港問題看點多,成為今年“兩會季”各方關注的一大焦點。

  媒體民眾關注“兩會”

  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在開幕會議上所做的工作報告受到香港媒體重點關注,特別是在部署今年工作的部分,報告談到要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支援香港及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和政府依法施政,深化內地與港澳交流合作。

  《信報》文章統計,俞正聲的工作報告中,提及香港的篇幅明顯增多,由去年兩段共250字,增至今次兩段近800字,全文共16次提到“港澳”。香港《大公報》5日刊登文章説,港人關注兩會,是因為不少市民已開始認識到,大至“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具體至自由行、“雙非嬰”、買奶粉,這些有關港人切身利益的問題,港區人大代表都會在兩會上提出問題、尋求答案。

  兩地間越來越密切的聯繫,單從香港媒體對兩會的關注度就可見一斑。回歸前,報道兩會,似乎只是愛國報紙的“專利”。但今天,不報道兩會、不派記者到北京採訪兩會,恐怕也就不會是什麼“大臺”、“大報”了。“見微知著”,這從一個側面説明,兩地關係已越來越密不可分。

  反對派屢設障礙

  政改進入關鍵點。連日來,在京參加兩會的港區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呼籲香港民眾認清反對派的實質,推動香港2017年實現普選。香港第二輪政改諮詢結束後,香港多個政團及商會相繼提交意見書,期望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把握機會,實現2017年香港合資格選民一人一票普選行政長官的訴求。但是,香港反對派卻一再攻擊特區政府的方案為“假普選”,並揚言要在立法會投票予以否決,為政改設置障礙。

  港區人大代表、剛毅(集團)有限公司主席王敏剛表示,“每一個反對派的頭頭,對於普選真正的意義都採取歷史回避態度。我認為,他們一直都是‘打著民主的牌來反民主’。真真正正支援香港民主普選制度的是中央和特區政府,他們最堅持。”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林建岳説,“香港政治方面最大的問題,是立法會中的反對派利用掌握的關鍵少數票全面阻擊政府施政,形成很大掣肘。一方面,建制派議員包括工商界議員要搞好團結,全力支援政府依法施政。另一方面,工商界更要全力以赴支援愛國愛港力量參選勝選。”

  重申依法推進政改

  為期兩個月的香港政改第二輪公眾諮詢7日結束。據初步披露,本輪諮詢收到超過10萬份意見書,主流民意期盼推進政改“五步曲”。

  兩會期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重申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是香港落實普選的憲制基礎這一觀點。對此,有香港媒體發表評論稱,反對派議員必須放棄突破這一憲制框架的幻想,理性務實討論落實普選。香港特首梁振英在京會見媒體時表示,張德江委員長再次重申,中央是有誠意、有決心,依法推動2017年的行政長官普選。有決心、有誠意的同時,不存在一個所謂讓步的問題,也不存在如果立法會幾個月後否決了政改方案再重啟政改這個問題,更加不存在撤回“831”的決定。香港市民要認識到這個是關鍵的一步,是歷史的機遇。“不要在不可能實現的東西中兜兜轉轉,浪費時間,把我們期盼的2017年普選變成泡影。”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鄭耀棠如是説。(木曰)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