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民進黨“去蔣”透露“臺獨”意識

2015年03月04日 07:4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二二八事件”68週年,臺灣各地有20余座蔣介石銅像遭挂布條噴漆。其中位於基隆市獅球嶺公園的銅像還遭“斬首”,銅像頭部被放在腳邊,引發輿論爭議。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像今年這樣掀起大規模的“去蔣潮”相當罕見,尤其民進黨地方首長高調“清算蔣介石”當中透露出的“臺獨”意識,似乎是在預告民進黨無意調整兩岸路線。

  評論摘編如下:

  羊年新春伊始,正當各界沉浸在慶祝春節喜氣洋洋的氣氛中時,臺灣卻因正值“二二八事件”紀念日而發生一系列破壞公物事件。上月28日是“二二八事件”68週年紀念日,期間島內多個縣市出現毀壞蔣介石銅像的不法行徑:有的銅像被噴漆,有的被套上垃圾袋,有的被貼上不雅標語,最恐怖的是基隆一座蔣介石銅像被砍頭,“行兇者”還把自己手持刀具、腳邊放著銅像頭顱的照片放到網上“炫耀”。民進黨籍的臺南市長賴清德和嘉義市長涂醒哲更準備清除市內各校的蔣像。臺灣在每年的2月28日都會紀念“二二八事件”,但像今年這樣掀起大規模的“去蔣潮”卻是相當罕見,尤其民進黨地方首長高調“清算蔣介石”當中透露出的“臺獨”意識,似乎是在預告民進黨無意調整兩岸路線。

  1947年2月28日爆發的“二二八事件”,1995年2月,國民黨當局才給予“二二八起義”平反,並正式向起義中死難者家屬道歉,並於隔年起把每年的2月28日定為“和平紀念日”,並且為法定假日。

  然而,“二二八和平紀念日”並不“和平”。它已淪為民進黨攻擊國民黨、撕裂族群的政治利器和選舉工具。如果説當年的國民黨在“二二八事件”中給島內民眾留下嚴重創傷,那現今的民進黨便是使這些創傷越來越深、遲遲未能癒合的攪局者。每逢重大選舉,民進黨候選人總要炒作“二二八事件”,叫囂“外省人欺負本省人”,利用歷史問題製造省籍矛盾、族群對立,煽動選民仇恨國民黨,以從中撈取選票。2008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民進黨竟提出立法,要求“二二八事件”主謀者的家屬及三等親友必須出庭為其上一代的錯誤辯護。這種“株連九族”的“連坐法”當取受到島內輿論的嚴厲譴責。

  明年臺灣又將舉行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今年“二二八紀念日”出現一系列亂象與此大有關聯。泛綠陣營認為國民黨在去年“九合一”地方選舉中元氣大傷,民進黨明年重返執政舞臺的機率大增,於是一些“深綠”分子見獵心喜、肆無忌憚地借著“二二八紀念日”再次掀起“去蔣化”,其背後的動機就是“去中國化”。2006年民進黨執政後期,為了掩飾政績不佳、轉移焦點,也曾掀起一股“去蔣化”、“去中國化”的所謂“正名”運動,而更重要的意圖是為了清除蔣家的政治影響,切斷兩岸政治、歷史連結,企圖為謀求臺灣“法理獨立”掃清障礙。不過,2008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以民進黨大敗而告終。可見,島內主流民意對民進黨這種擴大仇恨的非理性行為以及煽動“臺獨”、企圖破壞兩岸關係的險惡用心相當不認同。奉勸民進黨不要因為在地方選舉大勝就得意忘形,莫忘了“驕兵必敗”。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