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蔡英文的下一步:調整兩岸路線或對衝

2015年02月02日 08:5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已經通過並公佈其黨內“總統”初選時程,在無明顯強勁挑戰者的情形下,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再度披掛民進黨戰袍的可能性越來越高,也引發各界對民進黨“臺獨”路線是否轉型的疑慮及擔憂,深怕萬一民進黨在明年的大選獲勝,兩岸關係將面臨許多未知變數,甚至波及到現有的兩岸交流機會。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1月31日發表評論説,如果不是去年底“九合一”選舉大勝的驕兵心態作祟,不然就是想印證自己提出“民進黨勝選,中國自然會靠攏過來”的論調是否有效,蔡英文目前按兵不動、靜觀其變,亦不願開放民進黨內辯論或積極處理去年黨代表大會裏,她裁示交由民進黨中執會進行後續討論的“凍結臺獨黨綱”提案。除了投鼠忌器、怕得罪民進黨內“臺獨”教義派而在黨內初選失利的理由外,實在找不出其他藉口可讓蔡英文繼續拖延處理民進黨的兩岸路線轉型。

  此外,蔡英文雖然在日前首度召開荒廢已久的黨內“中國事務委員會”會議中,提出“三個有利、三個堅持”的兩岸關係立場,並要求民進黨執政的13個地方縣市建立處理兩岸事務的機制,仿傚高雄市成立“兩岸小組”,希望藉由兩岸城市交流的推動,證明民進黨有能力處理複雜的兩岸關係。

  很明顯的,蔡英文此舉是借用“地方包圍中央”的策略,擴大地方與對岸的接觸,凸顯與國民黨不同的兩岸途徑,藉此淡化民進黨的“臺獨”路線、降低民眾疑慮。

  不過值得關注的發展是,當蔡英文提出個人的兩岸主張時,就等於限縮民進黨內派系不同的兩岸立場。至於其他“天王”是懾于她的高人氣、還是想養精蓄銳,在民進黨內初選決一死戰,仍有待觀察。據報導,蘇貞昌已下令積極備戰黨內初選,而主張民進黨兩岸路線該轉型的謝長廷則選擇低調不語,可能另開闢戰場。種種跡象顯示,在未敢撂其鋒的情形下,除了在過場的“中國事務委員會”聊表心意外,黨內其餘派系都把目標放在“立委”選舉上,希望藉著蔡英文的光環進而擴大派系版圖。

  文章認為,既然已經是民進黨內唯一至尊,以蔡英文的性格及強勢領導來看,各界希望民進黨能及時修改“臺獨”黨綱的呼聲越高,蔡英文就越不可能隨著外界的期待做改變。就像上次大選前赴美訪問,卻被美國官員私下放話,質疑她沒有能力處理兩岸關係,這對高傲自負的蔡英文來説根本是一大羞辱。既然已經在地方選舉大勝,也極有希望成為民進黨的“總統”提名人,蔡英文此時其實是在等待最佳時機,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下以“準國家領導人”的身份光榮訪美,營造選舉高潮及勝選契機。至於美國、甚至中國大陸的反應,其實是次要考量,因為只要當選,“這兩強就必須與我打交道”。

  以蔡英文的強勢性格,很不容易因他人的意見而輕言改變立場,尤其是在基本政策立場更是如此,因為她深信“自己才是對的”。從過去空洞的“臺灣共識”、到選前出乎民眾意料之外的“願意概括承受前朝政策”的妥協,這些作為都只是她的個人決定,旁人無從插手。因此,如果從民進黨內的兩岸路線之爭來看“臺獨黨綱”的存留,其實已失去焦點了。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