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民進黨兩岸政策調整“以拖待變”

2015年01月22日 07:39: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民進黨兩岸政策調整“以拖待變”

圖片來源:百度

  1月21日,民進黨召開了“九合一”選後首次“中國事務委員會”會議。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會上提出,兩岸關係“必須面向未來,與時俱進”。這種表態欠缺實質意義,因為整場會議並沒有觸及核心的“九二共識”問題。

  “九合一”勝選更需調整兩岸政策

  一段時間以來,島內媒體熱衷於探討民進黨“九合一”過後會怎樣調整兩岸政策。因為“九合一”壓倒性的勝利,民進黨贏取2016年“大選”的希望似乎提高,但根據過去的經驗,兩岸政策是“大選”繞不過的主要議題,若民進黨不趕快拿出讓民眾放心的兩岸政策,恐會又一次倒在“最後一里路”上。

  臺灣《工商時報》21日的評論文章以《民進黨站在嚴峻的歷史轉捩點》為題,凸顯民進黨調整兩岸政策的迫切性。文章説,國民黨“九合一”慘敗,不是敗在兩岸關係,是敗在治理無能、應變無方。選舉期間,民進黨沒有候選人質疑兩岸關係,民進黨中央沒有“反中”言論,選後也作了這次選舉不是兩岸政策“公投”的評論。

  文章説,嚴峻的現實是,緊接著的2016“大選”,關係到執政大政方針,民進黨兩岸政策終究必須面對嚴肅檢驗。而民進黨將如何因應新形勢下的兩岸局面,關係到民進黨的興衰與發展前景,更關係到臺灣的安危與命運。

  《聯合報》同一天的評論説,“九合一”選後,民進黨人士也承認這並非人民對兩岸政策進行投票,也不代表國民黨兩岸政策失敗。同時,民調顯示民進黨兩岸政策滿意度未達三成。民進黨的兩岸政策顯然不能毫無轉型,以為“守株待兔”即可獲政權。

  換湯不換藥以拖待變

  不過,民進黨此次“中國事務委員會”會議並未表現出“迫切”的心情。會議僅提出,民進黨縣市長未來與對岸進行“城市交流”,可以遵循高雄市的經驗,各民進黨執政縣市成立“兩岸小組”,統一規劃佈局。而民進黨宏觀的兩岸政策將如何調整?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主任趙天麟在會後記者會上一概以“這次沒有討論”回答。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會上發言。她表示,兩岸關係必須面向未來,與時俱進。民進黨必須承擔責任,積極尋求臺灣社會的共識,擴大處理兩岸關係的民意基礎。未來推動兩岸關係,必須有利於臺灣自由民主發展,有利於區域和平安全穩定,有利於兩岸互惠互利交往。

  這段表述從字面上看似乎是積極的,但綿裏藏針地埋了不少民進黨的舊主張。比如“尋求臺灣社會共識”,即疑似脫胎于所謂的以“臺灣共識”取代“九二共識”。結合蔡英文發言中對國民黨在兩岸關係上“急切躁進”、“缺乏風險管理”的指責,不難看出民進黨的總體思路並未改變。

  會後的記者會上,有記者問及“若兩岸城市交流中,大陸要求民進黨縣市長承認‘九二共識’怎麼辦”?趙天麟表示,過去沒有這樣的先例,對假設性議題不做回答。“九二共識”的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往來的政治基礎。過去幾年,民進黨一直在尋求“九二共識”替代品,但苦於無法成功。從這次會議看,民進黨處理兩岸政策仍將採“拖”字訣以拖待變,雖然距離2016年“大選”,時間已經只剩下不到1年。(記者 王平 孫立極)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