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柯文哲“口無遮攔” 折損明星光環

2014年12月24日 08:2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近日臺北輿論對柯文哲可謂罵聲連連,更有18名市政顧問或遴選委員挂冠求去。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對於攸關民生的重大事件,柯文哲事前無並經過慎重、詳細的各方諮詢便衝口而出,難怪坊間罵聲連連。選舉期間,柯文哲的“大炮作風”為他贏得不少掌聲,但如今其口無遮攔的隨意個性則大大折損了其頭頂上的光環。

  評論摘編如下:

  在上月29日臺北市長選舉中當選的無黨籍臺大醫生柯文哲在選前已是臺媒鎂光燈的焦點,擊敗國民黨對手連勝文後,更成為“當紅炸子雞”,走路有風、頭頂生光。不過,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被神化了的柯文哲最近露出凡人真面目後,其一系列爭議不斷的言行備受外界抨擊。原本對他寄予厚望的18名市政顧問或遴選委員紛紛挂冠求去,甚至有人直言“柯文哲讓他失眠了”、“柯文哲離他越來越遠”。島內資深傳媒人王健壯近日一針見血地指出,這些人從擁柯到反柯,從期待到失望再到決裂,心路歷程不難體會。但問題是,這些在不同領域中各據山頭的人,都曾飽受江湖歷練,怎麼會沒有“讀史早知今日事”的“覺悟”?

  柯文哲以85萬票大勝連勝文的60萬票。歷屆臺北市長選舉中,最高得票數是2002年馬英九成功連任市長時的87.3萬票,但就泛綠陣營而言,陳水扁1994年當選臺北市長時也只拿到61.5萬票,柯文哲這次作為“民進黨代理人”出戰,首次參選就奪得85萬票,僅次於馬英九,可見臺北市民對柯文哲是滿懷希望。而柯文哲當選後也馬不停蹄地四處請益,不僅拜訪鄰近的新北、桃園、基隆、宜蘭等縣市長當選人,還向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民進黨前主席謝長廷等人取經。

  然而,從近期臺北輿論對柯文哲的負面評價來看,柯文哲顯然沒有從政治前輩中取到“真經”。作為即將上任的臺北市長,他近日拋出了一系列“未來政策”,包括拆除臺北市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北宜直線鐵路經翡翠水庫、廢除臺北市所有派出所、遷移松山機場等主張,無一不引起臺北社會的反彈和不滿。尤其臺北的環保團體強烈反對北宜鐵路線經過翡翠水庫,因為該水庫岩層中含有大量水脈,現有技術仍無法精準探測,若進行大規模開發,恐讓臺北缺水狀況更嚴重。至於廢除派出所更是茲事體大,牽涉到臺北整個警政體系的人力重新配置。但對於這些攸關民生的重大事件,柯文哲事前無並經過慎重、詳細的各方諮詢便衝口而出,難怪坊間罵聲連連。此外,他選前承諾各部門首長由全民在網上遴選,但最後只有勞動局長由網民選舉産生,被批評其遴選制是玩假的。

  在選舉期間,柯文哲“批藍罵綠”的“大炮作風”為他贏得不少掌聲,但如今其口無遮攔的隨意個性則大大折損了其頭頂上的光環。因為他已不再是一介市民,而是將要主持臺灣經濟文化中心政務的一市之長,口中所説的不再被當成無足輕重的閒話,而是落地有聲的政策。如果他仍是不經深思熟慮就即興發表政策主張,被批評後又灰頭土臉地自打嘴巴,未免太兒戲、太滑稽了。柯文哲自稱“狂人”、“酷吏”,但再怎麼“狂”、再怎麼“酷”,也要尊重專業意見和民眾觀感。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