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美國“棄臺”“挺臺”背後盤算多

2014年05月15日 08:27: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據臺灣媒體報道,美國最近針對“棄臺論”,邀請臺灣方面官員會商,具體內容未向外透露,不過根據美國在臺協會主席薄瑞光的説法,美國政府否定“棄臺論”。報道説,這是美國官方近期首次針對“棄臺論”表達立場。

  美臺研究米爾斯海默文章

  據報道,華盛頓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與“布魯金斯研究院”近日舉辦研討會,薄瑞光發表專題演説。現場問答時,有人提問:芝加哥大學教授、號稱美國國際關係“現實主義大師”的米爾斯海默最近專文論述“棄臺論”,你怎麼看?

  米爾斯海默在其文章中説,很明顯,臺灣會否被迫放棄“獨立”,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國(大陸)未來幾十年軍力變得有多強大。臺灣一定會盡其所能爭取時間,維持政治現狀,但如果中國(大陸)繼續令人矚目的崛起,臺灣似乎註定要成為中國的一部分,美國終究只好“告別臺灣”。

  薄瑞光在回答中列舉了美國反駁“棄臺論”的論據,包括:臺灣有自己的地理優勢;臺灣與美國合作強化自身的“不對稱戰力”以嚇阻敵人;美國不會撤離亞太;美國對自身軍事力量有“全然信心”等。薄瑞光指出,美國政府內部最近曾經討論米爾斯海默的文章,“參與討論的有美國的現任、卸任官員,也有臺灣的現任、卸任官員”。

  臺灣“駐美代表”沈呂巡4月在美國智庫演講時也不斷給“棄臺論”吹冷風。他稱,美國國內現在對“臺美關係”有誤會和誤解,一是認為臺灣靠近大陸、遠離美國,其實臺灣越與大陸接觸,越需要美國支援。二是認為臺灣是絆腳石和麻煩,最好告別臺灣。他説:如果你們跟臺灣説再見,明天就會後悔得哭。

  “棄臺”“挺臺”背後都是利益考量

  近兩年以來,美國國內因臺灣問題産生的“棄臺論”不斷滋長,在政界、學界均受到熱議。時至今日,“棄臺論”不僅被美國官員數度提起,而且在美國處理美中關係及臺灣問題上儼然成為一種重要的論述和思維。美國國內要求減少對臺支援的“棄臺論”者和強化美臺關係的“挺臺論”者在不停地爭論。“挺臺論”的聲音有時更多,有的甚至要求進行新的立法,以明確表示美國將協防臺灣。

  薄瑞光無疑代表了最新的“挺臺”聲音,似乎是給島內某些惴惴不安的政客們送上一顆定心丸。

  事實上,作為長期以來制衡中國大陸的一個有力工具,臺灣處在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的一個關鍵環節,其作用只會增強,不會削弱,更不會“棄臺”。首先,臺灣是阻撓中國大陸衝出“第一太平洋島鏈”的重要堡壘,臺灣對美國具有重要的軍事意義。其次,臺灣對美國還有著重大的經濟利益。美國插手臺灣問題就是要把臺灣作為一個據點,在東亞地區獲得經濟的好處。

  美國插手臺灣問題,既不是要幫助臺灣謀利益,也不是要無條件為它提供保護,而是出於自身地緣戰略的需要,謀取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最大利益。美國從自身的利益出發制定對臺政策,只是將臺灣當成一個實現自己利益的“馬前卒”,從根本上來説,它不可能對海峽兩岸任何一方的利益給予充分的考慮。當前,美國對海峽兩岸關係的政策十分明確,就是要維持兩岸“不統不獨,不戰不和”狀態,一方面用臺灣來牽制大陸,另一方面又利用大陸來制約臺灣,在兩岸之間奉行“雙軌”政策,試圖達到“一箭雙雕”的目的。(王大可)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