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蘇謝“刀光劍影”蔡英文“隔山觀虎鬥”

2014年01月16日 09:5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日前通過“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兩岸政策原地踏步,意外激發5月的黨主席選舉提前開打。香港中評社今日發表社評指出,蘇貞昌與謝長廷兩岸論述交鋒,日日刀光劍影,蔡英文隔山觀虎鬥,看這回合要打到何時。

  社評摘編如下:

  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日前通過“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兩岸政策原地踏步,意外激發5月的黨主席選舉提前開打。蘇貞昌主席拋出“海灘之鷗”、“中國加一”不脫“獨派”主張;謝長廷則以“臺灣共識要納入國民黨色彩”向中間位移。蔡英文按兵不動,是要留待清理戰場,擇機出手?還是與謝長廷深度結盟?發展耐人尋味。

  1月9日的“中國事務委員會”落幕後,蘇貞昌與謝長廷即一路纏鬥,兩人連日密集受訪發言。蘇謝兩岸路線涇渭分明,蘇貞昌是“臺獨派”,謝長廷是交流派;蔡英文只有在“中委會”落幕的第二天于個人臉書發文,重提避重就輕的“臺灣共識”,並沒有捲入蘇謝的戰火。

  2016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蘇貞昌、蔡英文誰能出線尚言之過早,今年5月的黨魁選舉則是前哨戰,誰能拿到黨機器,即取得先機。蘇貞昌最近拼命討好獨派,謝長廷開放論述的市場在社會大眾而不是黨員,若單以兩人在黨內對決,交流派的謝很難拚得過“臺獨派”的蘇。以蘇為對手的蔡英文迄今還沒有表態是否選黨魁,讓未來發展出現多種可能,蘇密切關注蔡的動向,謝保有結盟空間,三方都充滿算計。

  蔡對5月的黨魁選舉,自已出來選或與謝結盟,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打法。蔡如果親自披掛上陣,這場黨魁選舉等於是2016初選的黨員投票版,蘇蔡正面對決比高下。在蘇貞昌已表態“擁獨”之後,蔡英文向深綠靠攏與否,各有優缺點。蔡要拼深綠的話,可能選上黨魁,甚至取得2016黨提名,到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就沒戲了。反之可能叫好,黨內卻不叫座。

  蘇貞昌目前就處於黨內“基本教義派”支援,卻走不進主流社會的窘境。蘇貞昌任內若不調整兩岸論述,即使獲得2016提名,也很難選。謝長廷透露民進黨兩岸政策支援度只有27%,正是指向蘇主導之下的黨中央。所以,蔡若要出來與蘇拼黨魁,外界一定會嚴格檢視兩人的兩岸論述。民進黨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候選人過去常有初選、選舉兩套論述的情形,現在已經行不通了。

  因此,蔡英文若親自上陣拼主席,其實是有風險的,她習慣使用的模糊戰,會遭到嚴格考驗,一層層被撕開。對蔡英文而言,她如果要選黨魁,蘇蔡謝三個人選,又比蘇蔡兩人對決好一些。若三人同臺對打,在兩岸光譜上,蔡一定是站在蘇與謝之間,找一個最安全的位置,讓謝去打蘇,她可以以逸待勞。

  蔡英文不選黨魁,支援謝長廷也是另一方案。蔡的兩岸政策雖和主張“臺灣共識應有國民黨色彩”的謝長廷距離頗大大,但運用兵法上的結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蔡謝結盟不是不可能。不過,謝的兩岸政策在民進黨員裏不容易推動,即便有蔡支援,也有風險。蔡若不選,謝又拼不過蘇,黨機器繼續握在蘇手中,對蔡想拿2016入場券很不利。

  民進黨主席選舉,派系力量向來動見觀瞻,蘇貞昌雖有所謂“新蘇連”的新潮流支援,又讓遊錫堃系統的遊本人與林佳龍雙雙拿下新北市長與臺中市長選舉提名。但謝與蔡也不是沒有其他機會,黨員大戶“綠色友誼連線”不分區“立委”薛淩和陳勝宏夫婦投資的陽信融資租賃(中國)公司去年登陸上海,這對民進黨的影響是幽微的。

  蘇貞昌與謝長廷兩岸論述交鋒,日日刀光劍影,蔡英文隔山觀虎鬥,看這回合要打到何時。蘇蔡謝的三角關係其實已經很清楚,謝蔡的結盟只有形式與深淺之別而已,蔡要大位,謝要歷史定位,兩者各取所需。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