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展開政治協商是攸關兩岸福祉的重要舉措

2014年01月06日 09:0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今年是《告臺灣同胞書》發表35週年。國臺辦主任張志軍近日以“承前啟後、繼往開來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為主題,撰文紀念《告臺灣同胞書》。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這顯示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提出的對臺方針政策既與《告臺灣同胞書》一脈相承,又與當下進入“深水區”的兩岸關係與時俱進。

  評論摘編如下:

  今年是《告臺灣同胞書》發表35週年。1979年1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是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和平統一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告臺灣同胞書》首次以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文告的形式,鄭重宣告了中國共産黨和中國政府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和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一系列主張,包括堅持一中,反對“臺獨”;打破隔絕,實現“三通”;結束軍事敵對狀態,把解決臺灣問題的歷史進程推向嶄新的發展階段。

  國臺辦主任張志軍近日以“承前啟後、繼往開來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為主題,撰文紀念《告臺灣同胞書》,顯示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提出的對臺方針政策既與《告臺灣同胞書》一脈相承,又與當下進入“深水區”的兩岸關係與時俱進。

  2012年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兩岸雙方應恪守反對“臺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立場,增進維護一個中國框架的共同認知。報告還提出,希望雙方共同努力,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商談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協商達成兩岸和平協議。去年習近平在APEC會見臺灣代表團時強調:“著眼長遠,兩岸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問題終歸要逐步解決,總不能將這些問題一代一代傳下去。”由此可見,推動兩岸政治協商是今後大陸方面對臺政策的重要內容。

  目前兩岸關係中一些相對較為容易的問題已經基本解決,包括兩岸已實現“三通”、兩岸經合機制化、雙方民眾往來熱絡等,但繼續發展會碰到一些需要解決的政治分歧問題。而且臺灣方面向大陸方面提出的一些問題和要求是具有高度政治性的,如“擴大國際空間”、“融入區域經濟”等。這些現實情況表明,有必要考慮在穩步推進兩岸關係全面發展的過程中,著手為處理乃至解決或部分解決政治分歧問題進一步創造條件。

  在兩岸未展開正式政治協商前,由民間先就相關議題進行討論,是必要而務實的作法,可為將來兩岸政治商談積累能量、創造條件。過去一年,兩岸民間政治對話的頻率和力度明顯增大,10月在上海舉辦的首屆兩岸和平論壇更為新形勢下開展兩岸民間政治對話搭建了一個重要的平臺,具有開創性的意義。

  兩岸展開政治協商,最終達成和平協議,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提供了保護傘,是攸關兩岸同胞福祉的重要舉措。大陸方面已伸出了橄欖枝,期待臺灣方面也負起歷史責任,以更積極的作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