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民進黨應認清歷史潮流和時代格局

2013年11月29日 09:2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自民進黨在臺灣連輸兩次大選後,兩岸各界無不關注該黨兩岸路線的調整方向。只可惜到目前為止,民進黨主流黨意依然死抱“臺獨”黨綱,在島內,“臺獨”主張不獲主流民意認同;在島外,一中原則為國際社會普遍接受。民進黨應認清歷史潮流和時代格局,痛下決心,真正放棄不切實際的“臺獨”主張。

  評論摘編如下:

  最近在香港舉行的海峽兩岸和平發展論壇雲集了約500位來自大陸、香港、澳門、臺灣以及海外的政界、學界知名人士,集思廣益,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建言獻策。而其中民進黨人士的身影頗為引人注目。自民進黨在臺灣連輸兩次大選後,兩岸各界無不關注該黨兩岸路線的調整方向。只可惜到目前為止,民進黨主流黨意依然死抱“臺獨”黨綱,與兩岸和平發展的歷史潮流背道而馳。對此,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名譽主任孫亞夫在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再次呼籲民進黨放棄“臺獨”立場和“一邊一國”主張。大陸方面一再對民進黨釋出善意,而且還作出坦率而又明確的保證,民進黨方面應該順應兩岸主流民意、順應歷史潮流,切實反省僵化保守的兩岸路線,制訂有利兩岸和平的政策主張。

  兩岸今日之情勢是1949年中國內戰的遺留問題,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臺灣在“兩蔣”時代,大力打擊“臺獨”勢力,不少“臺獨”分子流亡海外,但自李登輝掌權後,在上世紀90年代末公然宣揚“兩國論”,而與李登輝“一丘之貉”的陳水扁也于2001年拋出“一邊一國”主張,導致兩岸關係陷入低谷。不過,自2008年5月國民黨重新執政後,堅持“九二共識”,兩岸經濟、文化、社會聯繫達到60多年來最密切的水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理念深入人心,激進“臺獨”主張進一步喪失市場。民進黨連輸2008年和2012年兩次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就是最好的證明。這充分説明瞭國民黨堅持“九二共識”的兩岸政策獲得了臺灣多數民眾的認同和支援。因為兩岸在一中框架下的各領域交流,給兩岸民眾尤其臺灣同胞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和平紅利。

  泛綠陣營內部也非鐵板一塊。民進黨“中常委”謝長廷就認為,民進黨若不調整“臺獨”黨綱,“萬年在野”絕非笑話。他繼去年登陸祭祖、參訪後,今年6月又率領民進黨人士來香港與大陸智庫舉辦探討兩岸關係的研討會。其實,這兩年也有一些民進黨知名人士,乃至過去曾主張“臺獨”的人士登陸參加各種關於兩岸議題的學術活動。曾任臺聯黨主席的蘇進強近日就參加了兩岸和平發展論壇。他當年曾主張“臺獨”,但這幾年多次赴大陸“眼見為憑”,使他對兩岸關係的思維有所轉變,認識到和平發展才是兩岸最大的共識和共利所在。

  然而,在泛綠陣營裏對兩岸關係有開明見解的人還未形成主流。民進黨主席蘇貞昌雖然自去年重掌黨權後,對兩岸事務給予了較多的關注,先後成立了“中國事務部”、“中國事務委員會”,又召開“華山會議”討論兩岸議題,但依然沿襲“臺獨”思維,企圖在不放棄“臺獨”立場和“一邊一國”主張前提下,用一些模糊的概念作為與大陸交往的政治基礎。大陸方面當然不可能接受。

  識時務者為俊傑。在島內,“臺獨”主張不獲主流民意認同,已無生存的空間;在島外,一中原則為國際社會普遍接受。民進黨應認清歷史潮流和時代格局,痛下決心,真正放棄不切實際的“臺獨”主張。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