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呂秀蓮參選臺北市長的怪異邏輯

2013年11月19日 09:0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呂秀蓮日前提出自己參選臺北市長的目的,被臺媒點評為邏輯怪異。臺灣《旺報》今日刊載臺灣戰略學會理事長王昆義的文章指出,呂秀蓮對大陸印象落伍過時,既然要參選臺北市長,那就應謹言慎行論市政,不需要去做一些超過自己職權的事。

  全文摘編如下:

  對陸印象落伍過時

  顯然,呂秀蓮已經有20幾年沒到過大陸,所以不知道大陸發展的狀況,使得她對大陸的印象,還停留在當年的情形,這是她發言會停滯在過去的時代之因。

  事實上,目前對大陸最感興趣,也希望觀光客能多去走走看看的,是高雄和臺南這兩個由民進黨執政的城市,高雄市長陳菊已經兩次到大陸“拉客”;臺南市長賴清德也去香港推銷臺南的農特産品。

  但是,如果呂秀蓮選上臺北市長,就把臺北市關閉起來,臺北市的觀光相關行業,恐怕早已到市政府前大抗爭了。所以,不管參選臺北市長的目的是什麼,講話總要有個清楚邏輯。

  應謹言慎行論市政

  當一個臺北市長,把市政治理好,才是正辦,並不需要去做一些超過自己職權的事,這不只是呂秀蓮該遵守的規則,其他藍綠的參選人,都應該如此,因為他們不是在選臺灣地區領導人,不需要越俎代庖。

  當然,呂秀蓮曾經當過8年臺灣地區副領導人,參與臺灣事務的討論相當多,但如果她多談臺灣地區領導人職責的事,恐怕會嚇跑中間選民;如果呂秀蓮是想掌握住深綠的鐵票,在臺北市這塊藍綠選票不平衡的選區,那只會逼出深藍的鐵票,對她當選幫助不大,所以謹言慎行,才是呂秀蓮最該做的事。(王昆義,係臺灣戰略學會理事長)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