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先經後政”不應“只經不政”

2013年10月28日 08:26: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力圖突破——“先經後政”不應“只經不政”

  以“擴大交流合作,共同振興中華”為主題的第九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10月26日至27日在廣西南寧舉行。閉幕式上,通過了有19項內容的共同建議。論壇開辦至今,在兩岸影響越來越大,參與範圍越來越廣,論壇議題除經貿文化之外,兩岸間的政治話題也不時被與會者提及。

  躲不開的政治話題

  本屆論壇開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和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發表演講時,均觸及了政治話題。

  俞正聲説,過去5年多來,兩岸關係開闢出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取得了重大進展。他透露,11月將召開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這次全會主要是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問題。這一輪改革範圍之廣,力度之大,都將是空前的,必將強有力地推動大陸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深刻變革,促進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相信大陸經濟社會和各項事業的新發展,必將為兩岸經濟合作乃至兩岸關係的發展提供更強勁的動力、更寬廣的空間和更有利的條件。

  吳伯雄表示,兩岸關係目前處於半世紀以來最好而且最受國際社會所肯定的和平關係,兩岸各自的法律、體制都用“一個中國架構”來定位兩岸關係,而非“國與國”的關係。

  他説,兩岸關係能夠邁開步伐,穩健向前推展,“先急後緩、先經後政、先易後難”是我們秉持的原則。但儘管如此,我們總結經驗時總會發現,雖説是“先經後政”,但也會碰到“經中有政”;雖然説是“先易後難”,但有些事情是“易中有難”。因此,“政”也可以隨時隨著人民的需要而解決,但主要是要得到兩岸人民多數的認同,這是我們必須一步一步來推動的。

  馬英九會前談政治

  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召開之前,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在臺北會見率團出席論壇的吳伯雄一行時,數度否認兩岸只經不政,並強調不是説有政治敏感性的就刻意回避。

  據島內媒體報道,馬英九目前施政滿意度持續走低,在兩岸政策上至少存在3個問題,一是泛藍質疑他在兩岸關係上不會再有大作為、只經不政、刻意回避政治議題、拒絕政治對話,甚至有“獨臺”傾向;二是泛綠批他“傾中賣臺”;三是大陸質疑他解決兩岸問題的誠意。

  馬英九對此表示,其“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立場沒變,他也沒有“獨臺”傾向;他説,中共在大陸已經64年,不能視而不見,他強調自己沒有“傾中賣臺”,因為這是依據臺灣的“憲法”架構下對政治現實的解釋。馬英九除了委託吳伯雄捎去資訊外,再次重申處理兩岸議題“先急後緩、先易後難、先經後政”的順序,他説,我們沒有“只經不政”,現在正在談的兩岸兩會互設辦事機構,這本身是中性的,但議題中當然有政治敏感性,這是毫無疑問的,也沒有因為政治敏感性就回避,如果這個問題談不出結果,其他政治性議題就很難搬上臺面了。

  臺灣新黨主席郁慕明在南寧表示,在兩岸變局中,追求和平發展避不掉的是政治協商。兩岸現處在“承平(太平)時期”,應該在近期內推動兩岸政治協商。而對於兩岸“協商和平協議沒有急迫性”的説法,郁慕明並不贊同。他説,兩岸之間的交流,任何事情都有急迫性。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