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民進黨“不亦忙乎” 無心調整路線

2013年10月14日 09:0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外界對於民進黨是否會對兩岸路線有所調整這一問題一直保持關注,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對於因關説事件而引起的國民黨“茶壺內的風暴”,民進黨見獵心喜、“不亦樂乎”, 這種把執政希望寄託在對手失誤的投機心態,令民進黨更無心於黨內改革和自我反省。

  評論摘編如下:

  對於因關説事件而引起的國民黨“茶壺內的風暴”,民進黨見獵心喜、“不亦樂乎”,但它並非只是袖手旁觀“隔山觀虎鬥”,而是煽風點火、推波助瀾,以“馬當局毀憲亂政”為藉口,不僅杯葛“立法院”議事,還準備發動“倒閣”。民進黨唯恐天下不亂,因為政局越是混沌不清,越不利馬英九施政,屆時便可渾水摸魚。這種把執政希望寄託在對手失誤的投機心態,令民進黨更無心於黨內改革和自我反省。

  這兩個月來民進黨舉行的幾場關於兩岸政策的“華山會議”,莫説得出一些有助於調整僵化保守路線的結論,連公開建言也不多。上月底在由民進黨“中常委”謝長廷主持的“華山會議”上,“謝係”學者、政治大學“國家研究所”所長童振源的書面報告提出三項建議,包括調整“臺獨”黨綱、通過新的“決議文”以及善用智庫、學術平臺建立民共對話平臺。這些建議不僅切中民進黨連輸兩次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要害。然而,童振源在會上作報告時卻隻字未提。

  在兩岸路線方面,“謝係”近年持開放務實態度。謝長廷去年登陸祭祖、參訪後,今年6月又率領民進黨“立委”和學者來香港與中國社科院臺研院合辦研討會。但在黨內最近的研討會上,“謝係”反趨保守,未公開建議調整“臺獨”黨綱,一方面固然是因為黨內堅持“臺獨”之風依然甚盛,“謝係”頗有顧慮,怕再次成為眾矢之的,另一方面是因為民進黨“當務之急”是搞政爭,“謝係”即使大膽建言,也無人理會。

  民進黨主流黨意本就不認為“臺獨”黨綱是導致其失去政權的主要原因,加之這幾年馬當局處理島內政務的手法備受爭議,而且臺灣經濟復蘇趨緩,更使民進黨認定,即使不改革兩岸路線,2016年選舉也有取勝的機會。最近一個月島內坊間對國民黨的“關説風暴”眾説紛紜,馬當局的民望跌至新低,讓民進黨覺得離臺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室又近了一步。於是,“罷馬”、“倒閣”等打擊國民黨當局的政治方案紛紛出籠,民進黨“不亦忙乎”,哪還有心思去調整兩岸路線呢?

  當初民進黨宣佈召開“華山會議”時,各界就已經不看好,認為這是一場秀而已。因為民進黨主席蘇貞昌今年以來多次關於兩岸路線的講話已表明,他無意改變“臺獨”黨綱。既然黨主席都定調了,“華山會議”會得出什麼結論,外界已是心中了了。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