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颱風“蘇力”暴走 臺媒點評島內防救災系統

2013年07月15日 14:5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颱風“蘇力”暴走臺灣,驚人的強陣風、巨量降雨,帶來十足的威脅。臺灣《聯合報》14日發表社論點評此次颱風中,臺灣防救災系統各方工作。社論指出,這次的防災工作夠水準,但是,1996年重創臺灣的“賀伯颱風”的“前車之鑒”卻未在蘇力的防救災判斷上見到教訓。防救災成敗關鍵,是資訊、通訊無死角,防災救災工作永無止境,在科技上和思維上都還有精進空間。  

  社論摘編如下:

  颱風“蘇力”暴走臺灣,驚人的強陣風、巨量降雨,帶來十足的威脅。平心而論,這次的防災工作夠水準,包括及早開設防災指揮中心、預防性撤離民眾、預警性封路等,都把握防災“超前部署、積極防救”的原則。然而,防災工作必須不斷自經驗中汲取教訓,隨時隨科技推陳出新,並配合民眾生活模式調整,才能因應日益嚴峻的挑戰。  

  蘇力確實是個狠角色,先以高達13至15級的瞬間強陣風重創北臺灣,造成大量路樹遭連根拔起,路標、招牌、落地窗慘遭肆虐。中心出海後,逆時針旋轉的環流接續在中南部山區降下暴雨,總雨量最高達1300毫米,是在12到18小時密集降下。這等於是1天3個“超大豪雨”的規模,各地淹水、路坍、橋斷是必然。  

  蘇力肆虐,讓人想起1996年重創臺灣的“賀伯颱風”,蘇力猶如賀伯的翻版,包括登陸地點、路徑南偏、新竹出海,北部強陣風、中南部山區豪雨的成災模式皆然。然而,賀伯的“前車之鑒”,卻未在蘇力的防救災判斷上見到教訓。  

  對照賀伯和蘇力,我們的第一個警惕,就是氣象預報應進階到“客制化”。在島內結合産官學的“氣象産業”尚未起步的情況下,“中央氣象局”除了發佈全區、不分對象的通盤颱風資訊外,應該針對特定時段、特定區域、特定對象的資訊提供更積極的服務,讓受威脅的地區或對象能及時展開防災行動。  

  例如,蘇力和賀伯一樣,自臺灣東北角登陸後,風雨自基隆河谷從北向南灌進臺北盆地,然後沿大漢溪洼地往臺北盆地南緣竄去。氣象局第一時間掌握衛星資訊,可研判來襲時間、路徑和災害規模,若能主動通知相關機關或告知民眾,定能減輕災損。又如,石門水庫可提前泄洪,以空出庫容容納洪水,不要到下游淹水再火上加油地泄洪。

  防救災成敗關鍵,是資訊、通訊無死角。自921震災深受“耳不聰目不明”之苦後,當局急欲彌補這項缺口,因而建置了移動式通信指揮平臺、衛星微波通訊系統等硬體設備,災害高潛勢地區村裏辦公室衛星電話也是基本配備。但在軟體部分,中央指揮中心到災害最前線的通關密碼迄今仍未解決,衛星電話等設備的操作訓練也不夠。  

  即便軟硬體都追上了,還須做到資訊傳遞的在地化、生活化。例如,撤離命令原打算以手機簡訊傳送,考量層層轉机,民眾收到還得過濾發出時間,防災黃金時間已流失大半。針對這個缺失,改以鄰里、社區的廣播系統傳遞,由里長伯以熟悉的聲音讓資訊減少判斷的時間。又如,颱風天多數人窩在家裏看電視,部分縣市結合地方有線電視臺播出防災資訊,也可讓時差減到最少。  

  如何善用日漸普及的智慧手機來傳遞防災資訊,是最新的課題。日本311震災後的次年,日本防災指揮中心即可在地震發生的第一時間將最近的避難地點傳到民眾手機上,引導民眾到安全處所。參考此一作法,我們可將特定區域防災的“客制化”諮詢發送給特定地區的智慧手機,讓民眾知道豪雨幾時降臨。  

  軍方投入救災也須“量身訂作”。軍方對“蘇力”的救災規劃十分積極,劃分四責任區主動與地方首長聯繫支援,並調配五萬兵力待命,還有兩棲裝甲車、雲豹輪車、重機具配置,絕對是“救災視同作戰”。問題是,誠意十足未必等同於救災能力。突擊車、重機具是供作戰用,救災派不上大用場;此外,未經專業救災訓練的士兵,若進了災區只會使用臉盆及十字鎬,或看到屍體便先昏倒,效果便大打折扣。  

  日本自衛隊自阪神大地震後投入救災已有20多年經驗,特別編裝、組訓的救災隊伍,配備是生命探知器、伸縮梯、搬送工具、破拆器等等救災工具,而非輪甲車之類的“武器”;其人員強調專業、機動、靈活,小隊編組甚至只有10人。不妨借鏡日本,每個責任區編制一個專業防災營,人員、機具針對防災配置,給予充分且專業訓練,如此救災才能發揮戰力。  

  蘇力洶洶來襲,幸未造成重創;但防災救災工作永無止境,在科技上和思維上都還有精進空間。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