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蘇貞昌若見石原 能討到什麼好處?

2013年02月05日 13:5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2月3日上午赴日訪問,外界關注其會否會晤石原慎太郎。香港中評社今日發表社評指出,蘇如果會晤石原,無疑火中取栗。蘇貞昌會石原存在極大的風險和挑戰,而蘇之所以膽敢見石原,他就是在賭。蘇貞昌訪日如見石原,想從石原身上撈取點政治資本,恐怕其算盤是打錯了。對於石原這樣一個極右分子,他是極力向外推行張狂擴張的軍國主義者,蘇貞昌見石原又能討到什麼好處?

  社評摘編如下: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2月3日上午赴日訪問。臺灣目前因釣魚臺爭議,與日關係緊張,也因保釣人士再次出海保釣,導致臺日漁權談判遭日方延後。蘇貞昌此時出訪日本,打的是什麼算盤?  

  轉移焦點,外出避開島內視線。前陣子,由蘇貞昌發起的十萬“火大遊行”,向馬當局發難,提出“罷免”馬英九,效果不佳,無功而返;臺中補選“立委”,蘇貞昌積極幫助站臺拉票,信心滿滿,結果民進黨參選人敗北。也就是説蘇貞昌本想帶領民進黨好好炒作一下,給馬當局一個下馬威,進一步提高其在黨內的影響力,鞏固在黨內的地位,結果打馬效果不張,己反受其連累。可謂蘇貞昌忙乎了半天,結果落個裏外不是人。  

  面對這一不利局面,蘇貞昌豈是等閒之輩。於是,他便抓住在中日、臺日就釣魚島爭端升級之時,迫不急待地選擇訪日,而且還要會見釣魚島事件始作俑者石原。這也是蘇當選黨主席後第一次出訪。蘇貞昌之所以倉促訪日,一則,他要儘快轉移其發動的一系列政治議題效果不佳之焦點。上面提到蘇發動的“火大遊行”及“罷馬運動”,臺中“立委”補選落敗。等等。這對蘇本人來説帶來了一定的消極影響。所以,蘇極力通過出訪日本,使這些不利因素失焦。 

  二則,蘇貞昌之所以要搞街頭運動,一個最主要的目的是,他要更進一步鞏固其在黨內的地位。結果欲速則不達,反碰了一鼻子灰。為了挽回黨主席的面子,倉促出訪日本,他想從日本那撈點政治資本,以減輕對其不利的影響。  

  三則,蘇貞昌訪日,既想展現其作為在野黨主席對釣魚島問題的關切,回應民眾的訴求;又想以此達到親日和善獲得日本朝野支援的目的。  

  蘇貞昌訪日,可謂一箭三雕。他當然樂此不彼了。  

  蘇如果會晤石原,無疑火中取栗。石原是釣魚島問題升級的始作俑者,兩岸人民對此人是痛恨之極。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被兩岸人民所憎惡之人,蘇貞昌要跑到日本去拜見他。蘇貞昌冒險會石原無外乎二個打算:一則蘇貞昌會石原本身就是個新聞。石原是兩岸民眾痛恨疾首的人物,蘇貞昌要會見他,也就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形成新的焦點,産生新的影響。  

  二則蘇貞昌會石原對他來説是一個大的挑戰。蘇會石原本身就是在下危險棋,弄不好就會引火燒身,使其出口轉內銷之策略泡湯。因此説,蘇貞昌會石原存在極大的風險和挑戰。而蘇之所以膽敢見石原,他就是在賭。  

  蘇貞昌訪日如見石原,想從石原身上撈取點政治資本,恐怕其算盤是打錯了。對於石原這樣一個極右分子,他是極力向外推行張狂擴張的軍國主義者,蘇見石原又能討到什麼好處?  

  蘇貞昌能在臺灣保釣上有大的建樹?能從石原那撈些政治資本?顯然不可能。蘇貞昌向石原丟出去的是橄欖枝,必迎來石原的當頭一棒。那麼,蘇明知在石原那討不到好處,為何還要冒風險見石原?其最主要的一個因素是,日本是“臺獨”勢力的佔據地,其想在日本尋求“臺獨”勢力的支援,以此來影響輿論,從而影響島內“臺獨”勢力對其支援與擁護,加固其在黨內的地位,提高個人影響力。  

  兩岸民眾對維護釣魚島主權的民族情結是強烈的、一致的,而蘇貞昌見石原恰好是其在背離這種民族情結。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