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中“立委”補選 蘇貞昌是最大輸家

2013年01月29日 10:1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中市第二選區“立委”補選揭曉,顏寬恒以1138票些微差距獲勝。民進黨盡力協助陳世凱選舉,最終落敗。臺灣《中華日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惟就選舉過程和得票數觀察,國民黨和民進黨雖然得失互見,但最大的輸家無疑是蘇貞昌。 

  社論摘編如下:

  臺中市第二選區“立委”補選揭曉,代父顏清標出征的顏寬恒僅以1138票些微差距獲勝,卻保住顏清標的政治香火,可説是最大的贏家。惟就選舉過程和得票數觀察,國民黨和民進黨雖然得失互見,但最大的輸家無疑是蘇貞昌。 

  顏清標“酒帳案”經最高法院判決定讞,由於任期未過半依法必須補選。國民黨提名的顏寬恒與民進黨提名的陳世凱對決,以顏清標在當地經營之久紮根之深,原應穩佔上風,但雙方卻殺得難分難解,主要是經濟大環境欠佳,馬英九聲望低迷,顏寬恒又與國民黨適度切割,強調是“地方之事”,避免掉入民進黨設定的藍綠對決陷阱,反使選情更撲朔迷離。 

  相對的,民進黨把此役調性極度拉高,聲稱為所謂的“罷馬第一戰”,將一席“立委”補選當成對馬英九的不信任投票,從蘇貞昌到蔡英文、謝長廷等天王、天后,與陳菊、賴清德等各地山頭傾巢而出,幾乎傾全黨之力為陳世凱助選,致使選情益發緊繃。 

  顏寬恒之所以險勝,原因是戰略、戰術運用成功,主打“悲情牌”與“服務牌”,以“五個大人打一個孩子”為訴求,即將入獄的顏清標又搏命演出,對同情弱者的選民確實發揮一定作用。加上藍營成功整合,紅、黑兩派鋻於此役一輸,無異臺中海線全面失守,乃在高度危機感下團結一致全力相挺;國民黨中央強力動員也是重要關鍵。 

  從表面看,顏寬恒只贏1138票,差距不過0.86%,去年顏清標則以將近4萬票,19.59%的差距大勝,兩相對照似乎民進黨大有斬獲。不過,這項比較未必能反映真相,因為2010年臺中市長選舉,胡志強與蘇嘉全對決,胡志強在第二選區也只領先0.6%,驗證第二選區藍綠盤勢本來就是五五波格局。 

  不過,從顏寬恒儘管在沙鹿、龍井大勝,但所有地區得票都呈現萎縮,不能不説國民黨的鐵票倉確實已有鬆動現象,這對國民黨自然是一大警訊。尤其蘇嘉全在這次補選著力甚深,未來臺中市長選舉,他若重新披掛上陣,對胡志強或任何人都將會是苦戰。 

  儘管如此,民進黨所謂“罷馬第一戰”無功而返,牽動國民黨內可能的“逼宮”行動降溫,對於馬英九鞏固領導地位,應有正面作用。而民進黨傾全黨之力為陳世凱助選,終告鎩羽而歸,縱使稱是“對未來充滿期待的失敗”或説是“雖敗猶榮”,但敗選就是敗選,“阿Q精神勝利法”也取代不了勝利。 

  值得強調的是,蘇貞昌原有意借此役勝選,奠定他在民進黨的領導權威,使黨內天王定於一尊,黨權掌握在一人之手,但事與願違,希望落空,不只要概括承受失利的責任,未來與蔡英文的“兩個太陽之爭”也勢將持續下去。蘇貞昌能否在2014年連任黨主席,進而主導“七合一”選戰,顯然又添變數。 

  此役,國民黨保住了面子,但未來無論“立委”選舉、臺中市長選舉或是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都會面臨更艱巨的挑戰。民進黨失利,卻也打出了所謂“翻盤的希望”。未來兩黨除了要比政策、比人才之外更要比服務,唯有紮實經營基層才是勝選的保證。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