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港媒:許添財訪問大陸具有積極意義

2013年01月25日 09:4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1月20日,前臺南市長、現任民進黨“立委”許添財赴大陸開展城市交流,許添財此行頗受關注。香港中評社今日發表社評文章指出,許添財大陸之行對於當下民進黨走出長期以來的政策困境,加快調整大陸政策的腳步,無疑起到了助推劑的作用。對於蘇貞昌領導下的民進黨轉型,在客觀上起到背後推手的效果。民進黨如果能夠借機加快轉型,對於臺灣的政治生態改善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

  社評摘編如下:

  1月20日,前臺南市長、現任民進黨“立委”許添財赴大陸開展城市交流,這也是他本人第一次大陸之行。雖然許添財此次大陸之行非常低調,而且行程內容也以金融研討、都市發展以及與臺商交流三項議題為主,但由於許添財在政治上具濃厚的“獨派”色彩和背景,因此此行頗受外界矚目,對於民進黨轉型乃至島內政治生態的改善都具有積極意義。  

  從身份來看,許添財與去年訪問大陸的謝長廷自然不可平起平坐,但也具備相當的政治意義。謝長廷是民進黨內重量級政治人物,其所代表的謝係不僅在民進黨內具有重要份量,而且謝本人還是前民進黨主席,臺灣前“行政院長”,在黨職、公職身份上謝長廷是目前民進黨登陸訪問人士中最重的一位。而許添財雖不及謝長廷,但其身份和地位卻不可忽視。  

  首先,許添財是“親獨派”,政治上出身“臺獨”聯盟,後加入扁係“正義連線”,與陳水扁是同鄉,又是同學,“獨派”色彩濃厚,可謂近年來首位登陸的“獨派”大佬。另外,他在公職上是前臺南市長、黨職上則為現任民進黨“立委”,因此,許添財無論在政治背景還是黨公職上均在民進黨及綠營中佔有相當的地位。此次許添財登陸,雖然集中于城市交流議題,但還是引發外界相當關注,主要還是在於他特殊的政治色彩方面。  

  從許添財登陸的時間點來看,時間選擇在今年1月,而且正處在民進黨發動“113火大遊行”結束之後,綠營發動“罷免”馬英九及國民黨籍“立委”之時,這對民進黨的政策主張形成了一定的反差。一方面,民進黨此次發動嗆馬、反馬運動,與以往一樣仍然是只破不立,沒有端出像樣的政策主張,相反仍是一貫的為反對而反對,不僅對馬當局及其執政團隊的打擊力度不大,而且再一次暴露出民進黨長期以來善破不善立的政治短板。  

  那麼許添財此行,正是欲通過與大陸方面在經濟、文化方面的交流,凸顯民進黨可以正面面對兩岸交流合作的大趨勢,向外界傳遞出積極開展兩岸交流的訊息,顯示出民進黨對待兩岸關係新形勢的積極態度。同時對於效果不彰的“火大遊行”以及難度頗高的“罷免”運動,也可以從側面達到彌補民進黨政策短板的效果,起到遮掩施政能力不足的作用。  

  許添財大陸之行對於民進黨轉型也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首先,許添財訪陸對民進黨調整大陸政策具有推動作用。自去年初民進黨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失利,黨內要求正視大陸,調整大陸政策的呼聲不斷高漲,隨後民進黨政治人物訪問大陸不斷掀起熱潮。從去年3月新北市黨部主委羅致政以學者身份赴大陸參加兩岸關係研討會開始,包括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立委”林佳龍、蕭美琴以及謝長廷等人就先後登陸,尤其謝長廷的“開展之旅”更在兩岸引起轟動。謝長廷赴大陸進行交流,拋出“憲法共識”及“超越差異説”等主張,在民進黨及綠營內部引發激烈爭論,隨之而來的黨內政策之爭、派系之爭也不斷激化。  

  雖然目前民進黨內部對於如何調整大陸政策還存在爭議,但謝訪陸的後續效應不斷發酵,特別是民進黨面對兩岸和平發展的新形勢,從上至下都已經清楚調整大陸政策是必然趨勢,無可回避。  

  因此,在這個大背景下,許添財大陸之行對於當下民進黨走出長期以來的政策困境,加快調整大陸政策的腳步,無疑起到了助推劑的作用。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