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媒:臺灣難道要一再上演惡鬥戲碼?

2013年01月05日 15:1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部分學生團體近日再度串聯、發起反媒體壟斷的動員,民進黨主席蘇貞昌也立即在臉書予以呼應,並宣稱將在“立院”推動反媒體壟斷的立法。臺灣《中國時報》1月2日發表社論指出,不論今天這個所謂反媒體壟斷運動的陳義有多高,政治力量一旦介入,就已經變質。蘇主席表態介入,證明這已不再只是一個所謂清純的媒體改革運動,而是含藏著政黨鬥爭算計的政治事件。美好的臺灣難道要一再上演這樣的戲碼嗎?

  社論摘編如下:

  部分學生團體近日再度串聯、發起反媒體壟斷的動員,民進黨主席蘇貞昌也立即在臉書予以呼應,並宣稱將在“立院”推動反媒體壟斷的立法。很顯然,不論我們如何一而再、再而三的善意提醒,蘇主席還是執意的將攻擊特定民間媒體的作為,包裹在他政治鬥爭的計劃裏。  

  作為一個最大的在野黨領袖,蘇主席反對執政黨的一切做為當屬天經地義,但“反”到去強力干預一樁民間媒體産權的合法交易,不僅是嚴重越界,更是嚴重失格。我們先前已經一再提醒過蘇主席,作為一個在野黨的高度,如果是真的關心媒體,該思索的是如何推動建構一個更健康發展的媒體環境,絕不是鎖定個案論斷指控,更不能直接衝著特定的民間合法交易進行粗暴的干預,這種作為講直白一點,根本就是打著捍衛言論自由的旗幟在反言論自由。  

  蘇主席的這個失當舉措,並不是只有我們覺得不妥,包括綠營內部的多位重量級人士,如民視大股東吳子嘉,如前“立委”郭正亮等都曾公開直指其不妥,很遺憾蘇主席還是一意孤行,持續衝著旺中媒體集團窮追猛打,甚至祭出政黨政治鬥爭的手法,去打壓一個合法經營的民間媒體,而且下手是愈來愈重。  

  我們真的擔心,這樣的政治領袖,連在野階段都習以政治鬥爭的手段去攻擊特定民間媒體,一旦未來若是有機會成為臺灣地區領導人,還不知會做出什麼違法失格的事呢!請記住,今天有本事製造寒蟬效應的,從來不是特定的民間媒體,而是擁有行政資源的政治力。  

  我們也當然清楚,蘇主席是一位善於政治精算的人物,或許就是經過某種縝密的算計,認定“反旺中”可能攫取某種政治利益,才會一再做出這般幼稚的政治操作。儘管我們真的猜不著蘇主席心中的真正算計為何,有一點倒是現在就可以確定,即蘇主席將會是民進黨黨史中,第一個以政治手段介入民間購並交易的黨主席,這段歷史紀錄將會永遠跟著蘇主席,也會跟著民進黨。這段歷史將記載著,蘇主席所領導的民進黨,從並未領導全黨悉心力提出任何可長可久的公共政策方案,而是不斷企圖依靠干預打壓媒體産權合法的交易來累積他個人的政治資源。  

  對於那些動員反對媒體壟斷的部分學者與學生團體,我們只能表達最深沉的遺憾。過去幾年,臺灣曾經出現過好幾樁媒體産權交易的案例,都可能涉及壟斷爭議,但卻從未見任何論者或團體出面發聲,獨獨針對旺中媒體集團一再的攻伐詆毀;許多人士透過社群媒體所發動的圍剿,其程度已倣如中世紀獵殺女巫般兇狠,甚至已到欲去之而後快的地步,硬是將一個真心關心這片家園的媒體集團給妖魔化,針對這一點我們真的無法理解,也非常痛心。  

  旺中媒體集團在臺灣的所有投資或購並,都是嚴格遵守“法律”,也只期待相關主管部門能夠“依法行政”,這是我們的最卑微的要求;如果今天少數幾個人發明幾句捕風捉影的口號,動員一些人抗爭,就可以摧毀一個合法的投資與交易,那我們認為,這才是當下臺灣真正該面對的重大危機。  

  更重要的是,不論今天這個所謂反媒體壟斷運動的陳義有多高,當政治力量一旦介入,它就已經變質。如今民進黨的蘇主席已經表態介入,證明這已不再只是一個所謂清純的媒體改革運動,而是含藏著政黨鬥爭算計的政治事件。誰在利用誰,我們並不介意,我們只是慨嘆,美好的臺灣難道要一再上演這樣的戲碼嗎?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