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民進黨死抱“臺獨”無異於自走絕路

2012年11月20日 10:4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大公報》今日刊載評論指出,當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已由開創期進入鞏固深化的新階段,但民進黨主流黨意仍停留在對抗與敵視的冷戰思維,不僅無助於為臺灣民眾謀福祉,連輸兩次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亦令該黨政治前途黯淡不明。民進黨死抱於民于己不利的“臺獨”黨綱,無異於把自己送上絕路。

  評論摘編如下:

  中共十八大報告指出,對臺灣任何政黨,只要不主張“臺獨”,認同一個中國,我們都願意同他們交往、對話、合作。這顯然是針對目前仍未與中共展開正式往來的民進黨而言。不論是兩岸協商,還是兩岸政黨對話,均建立在體現一中內涵的“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石上。換言之,只要民進黨承認“九二共識”,中共很樂意與之進行各項交流。當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已由開創期進入鞏固深化的新階段,但民進黨主流黨意仍停留在對抗與敵視的冷戰思維,不僅無助於為臺灣民眾謀福祉,連輸兩次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亦令該黨政治前途黯淡不明。   

  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雖然自1949年以來,大陸和臺灣尚未統一,但不是中國領土和主權的分裂,而是上世紀40年代中後期中國內戰遺留並延續的政治對立,這沒有改變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當年蔣氏父子即使敗退至臺灣後,也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並嚴厲打擊島內的“臺獨”活動。而一個中國原則在國際社會上亦已形成共識,所以臺灣方面過去曾連續13年以“中華民國”或“臺灣”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均以失敗告終。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任何分裂國家的行為,都將為13億中國人所不容許。這是不可妥協的民族情愫與義不容辭的國民責任。   

  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協商的性質是國內事務,非主權國家之間的外交行為。因此,兩岸交流必須建立在“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石之上。民進黨一些人要求在不設前提的條件下進行民共兩黨對話,目的就要製造“一中一台”的假像,不僅中共方面無法接受,大陸全體民眾也不會答應。上周中共十八大首次把“九二共識”納入黨代表的報告,表明瞭對“九二共識”作為兩岸交流前提的高度重視。民進黨人士應認清形勢,勿再抱殘守缺。   

  民進黨連續兩次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敗北,輸就輸在兩岸政策上。要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陸也很希望能與民進黨對話和溝通。儘管目前民進黨內對以何種原則與大陸展開交往仍是莫衷一是,但大陸方面依然不斷釋出善意。  

  民進黨的“臺獨”主張無論在島內、還是在國際上,都是窮途末路。陳水扁就曾公開承認,要改“國號”為“臺灣共和國”,他做不到,李登輝也做不到。民進黨死抱於民于己不利的“臺獨”黨綱,無異於把自己送上絕路。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