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港媒高度評價江丙坤為兩岸事務所做貢獻

2012年09月21日 08:1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日前“閃電”辭職,震驚島內政壇。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儘管兩岸各界對江丙坤的離去依依不捨,但還是表示理解和祝福。他為打開兩岸新局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交出了一份備受各界肯定的成績表,無悔、無怨、無憾。正如其所言“江山代有才人出,成功不必在我”,這種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懷和激流勇退的政治智慧讓人敬佩。

  評論摘編如下:

  臺灣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日前“閃電”辭職,震驚島內政壇。雖説“天下無不散之筵席”,但近年兩岸關係從破冰回暖到艷陽高照,江丙坤都是重要推手,如今挂冠求去,兩岸各界無不感到惋惜。

  對於請辭的原因,江丙坤的解釋是,因年齡、體力問題,而且兩岸兩會已完成8次會談,簽署了18項協議,完成了階段性任務。誠然,4年前江丙坤接掌海基會時已將近76歲高齡。在這樣的年紀或更早的時候,很多人都會選擇退休,頤養天年,但江丙坤卻毅然接下重任,還訂下兩大目標:一是開創兩岸和平繁榮的新局;二是為海基會找個永久的家。毋庸置疑,現在這兩大目標已圓滿完成,江丙坤可謂功成身退。加之兩岸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正逐步邁向“深化區”,這對將到耄耋之年的江丙坤的體力和健康都是一大挑戰。他自1954年在“政府部門”工作至今已有58個年頭了,人生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奉獻給了臺灣社會和兩岸事務,但歲月不饒人,縱有繼續工作之心,卻苦無鋼鐵般的身體,因此,儘管兩岸各界對江丙坤的離去依依不捨,但還是表示理解和祝福。

  江丙坤作出辭職的重大決定,心中雖經歷一番掙扎和煎熬,但在宣佈一刻表現坦然鎮定,因為多年來他為打開兩岸新局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交出了一份備受各界肯定的成績表,為自己的公務員生涯畫上了圓滿的句號,無悔、無怨、無憾。雖然他也深知接下來兩岸還要就多項重要議題進行協商,但亦正如其所言“江山代有才人出,成功不必在我”,這種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懷和激流勇退的政治智慧讓人敬佩。

  江丙坤出生於臺灣南投縣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在父親的影響下,從小就養成了刻苦努力、認真負責的性格,大學畢業後投身“政府部門”,工作嚴緊週密、事必躬親,獲得了“拼命三郎”的美譽。由此便不難理解,他年過七旬時還願意當改善兩岸關係的拓荒牛。海基會處於臺灣方面兩岸事務的第一線,所處理的都是實務性工作。過去4年江丙坤不僅接待了650個大陸各省市的參訪團,還要經常奔波于兩岸之間,為大陸臺商排憂解難,猶如“空中飛人”。

  俗話説“一分耕耘一分收穫”,2008年5月國民黨重新上臺時,兩岸關係已停滯了近10年,正是“百廢待興”,但如今200多萬人次大陸游客赴臺觀光,為島內帶來近2000億新台幣的商機;ECFA逐步打破兩岸關稅壁壘,為兩岸建立共同市場打下堅實基礎;兩岸不斷增加直航航班,使兩岸民眾往來更加方便。近年兩岸發生的每一重要事件,幾乎都有海基會和江丙坤的身影。

  江丙坤耕耘兩岸事務多年,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和豐沛的人脈,雖然已辭去海基會董事長,但願日後還有機會繼續為促進兩岸交流出謀劃策。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