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熱衷“保扁” 民進黨將“萬年在野”

2012年07月16日 08:4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15日舉行全代會,會議一致通過聲援“陳水扁保外就醫案”,攸關民進黨轉型的兩岸議題了無聲息。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調整兩岸路線未成為民進黨的主流黨意,黨主席蘇貞昌也因忙於鞏固權力而“無暇”顧及兩岸路線這一棘手問題。“聯署救扁”與“兩岸轉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議題,但卻都凸現了民進黨不知反省、混淆是非的劣質黨性。評論直言:熱衷“保扁”,淡化“兩岸”,只會令民進黨“萬年在野”。

  評論摘編如下:

  民進黨昨天舉行全臺黨代表大會,不僅選出新任“中執委”和“中常委”,組成新一屆權力核心,還討論了要求公職人選初選應納黨員投票,並一致通過聲援“陳水扁保外就醫案”,反倒是攸關民進黨轉型的兩岸議題了無聲息。看來,調整兩岸路線仍未成為民進黨的主流黨意,以致于要求轉型的微弱聲音淹沒于“聯署救扁”的浩大聲浪中,黨主席蘇貞昌也因忙於鞏固權力而“無暇”顧及兩岸路線這一棘手問題。

  “聯署救扁”與“兩岸轉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議題,但卻都凸現了民進黨不知反省、混淆是非的劣質黨性。民進黨連輸2008年和2012年兩次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關鍵原因在於其“臺獨黨綱”有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歷史潮流,有違島內“拼經濟、求和平”的主流民意。尤其在今年1 月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期間,兩岸關係史無前例地成為選舉主軸議題,支援“九二共識”的民眾不再遮遮掩掩,而是紛紛公開發表聲明以示力挺。縱然當時勝負未分,想必這樣立場鮮明的表態也出乎民進黨人意料之外,遑論投票結果一齣,確定再次敗北,對民進黨人更是一次震撼教育了。另一方面,民進黨對貪腐問題的瞹昧態度,也讓選民心存疑慮。陳水扁因龍潭購地案和賣官案三審定讞而被判17 年6個月有期徒刑,可謂證據確鑿、不容狡辯,但民進黨這幾年來不但沒有反省黨內“執政”時的貪腐風氣,還揚言“救扁”。陳水扁儼然民進黨的第2塊神主牌,只要他在獄中“發號施令”,獄外的民進黨人即“俯首聽令”。這樣一個不與貪污劃清界線的政黨,難保上臺後不會重蹈覆轍。

  民進黨若想東山再起,必須放棄“臺獨黨綱”,在兩岸路線上作出重大調整。尤其隨著過去4年兩岸簽署了包括ECFA 在內的16項協議,未來4年兩岸關係不論在經貿合作,還是在文教方面,勢必更加緊密。一個對兩岸關係不知所措的政黨根本無法引領臺灣社會前進。然而,從今年初敗選至今的半年時間裏,民進黨在兩岸議題上仍未有實質的改進動作,近日全代會上討論的議案不外乎是選制改革等牽涉派系傾軋的權力運作,蘇貞昌在大會上也未提及民進黨兩岸路線何去何從,反而呼應黨員的“保扁”提案。他上周已發文給266 名民進黨各縣市議會議員和45 名各社團負責人,希望他們在會上提案,支援陳水扁保外就醫。蘇貞昌投黨員所好,不過是想籠絡人心,與“勁敵”蔡英文較量。但蘇貞昌和民進黨不要忘了,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不是綠營範圍內的選舉,候選人想要取勝,必須獲得島內主流民意的認可,因此,民進黨應把眼光放遠放大放寬,把調整兩岸路線事宜儘快提上議程表。熱衷“保扁”,淡化“兩岸”,只會令民進黨“萬年在野”。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