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蘇向“獨派”交心 鑽入“臺獨”死巷

2012年06月04日 08:2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蘇貞昌接任民進黨主席時,提出3項保證。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2日發表點評文章指出,這3個保證的實質,就是要突出臺灣這個符號,他既要向“獨派”交心,又自認為不能在“臺灣”這個符號上落後於蔡英文,然而,民進黨內的要角們愈是進行“愛臺灣比賽”,就愈鑽進“臺獨比賽”的死巷。

  評論摘編如下:

  蘇貞昌在接任民進黨主席時,立即提出3項保證:“臺灣是臺灣人的臺灣”;“臺灣是所有臺灣人的臺灣”;“臺灣是世世代代人的臺灣”。3項保證的實質,其實只有一個意思,就是突出臺灣這個符號。 

  2300萬人生於斯、長于斯,珍惜、愛護臺灣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在蘇貞昌心中,顯然認為不多講幾次臺灣、重覆強調臺灣,是不行的。首先是因為他在競選黨主席期間,“臺獨”人士指他“不是‘臺派’、‘獨派’”,所以他必須向“臺獨”勢力交心,畢竟這股勢力是支撐民進黨不可或缺的力量。 

  其次,蔡英文在投入這次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之初所作的宣備片,第一句就是“我是臺灣人”,打出族群牌,那麼蘇貞昌既有意和蔡英文爭取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民進黨候選人,自不能在臺灣這個符號的表現上,落于蔡之後。 

  然而,民進黨內的要角們愈是進行“愛臺灣比賽”,就愈鑽進“臺獨比賽”的死巷,就不會去思考如何打開民進黨無法和大陸正常互動的死結,而這又是臺灣民眾判斷民進黨有沒有“執政”能力的關鍵性因素。 

  臺灣人人都愛,但須愛之有道,否則反而害之。“臺獨”人士以“反中仇陸”來愛臺灣,只會製造兩岸對立、掀起兩岸衝突。過去4年來,以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來展現愛臺灣,則是國民黨“執政”後的作法,得到主流民意支援。 

  因此,蘇貞昌欲和蔡英文競逐,獲勝之道並不在於誰比較突出臺灣這個符號,而在於如何提出維繫兩岸和平、提升兩岸經貿互利的政見。否則,無論是蘇或蔡代表民進黨角逐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又將是臺灣民眾對“臺獨”與“非臺獨”的選擇,其答案如何?已可預判。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