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民進黨沒有意外也不精彩的政見會

2012年05月02日 08:0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4月30日針對民進黨主席選舉首場電視政見會發表社評。文章指出,5個候選人發言重點,多半集中於民進黨黨務改革、如何打贏2014年選舉以及“特赦”陳水扁,政見會沒有激起太多火花,也聽不到任何務實可行的兩岸政策。

  社評摘編如下:

  民進黨日前舉行黨主席選舉首場電視政見會,儘管沒有激起太多火花,但也聽不到任何務實可行的兩岸政策,更看不出任何前瞻具體的遠景。如果後續兩場都是如此,非但無法改變民眾對民進黨的觀感,也不會改變蘇貞昌領先的選情。 

  在首場政見會中,5人發言重點,多半集中於民進黨黨務改革、如何打贏2014年選舉以及“特赦”陳水扁,仔細比對前兩項議題,各個候選人之間的差異其實不大,但也沒有什麼驚人之論,都是老生常談,自然無須贅述。 

  就“特赦”陳水扁而言,在政見會之前,除了蘇貞昌之外,其餘4人都已公開表態無條件支援,蘇貞昌雖不反對,但他認為陳水扁有多起官司未結,“特赦”也屬於臺灣地區領導人所屬職權,馬英九既已多次説不考慮,民進黨如果再要求“特赦”,無異“説一次就被洗臉一次”,因此他主張,先讓陳水扁“保外就醫”,在法庭上公平審判。政見會中其他4人再提舊調,蘇貞昌也重申主張,並聲稱他的看法與黨的決議一致。 

  至於兩岸問題,今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之後,民進黨內普遍認為兩岸政策確實是敗選的主要原因,即使蔡英文也不得不承認,民進黨處理大陸問題必須要了解大陸,並且要從互動中了解大陸。因此,外界十分關切這5位候選人對兩岸關係,究竟抱持什麼態度?他們對“九二共識”究竟承不承認?如果不承認,他們又能提出什麼可行的替代方案?能夠夠使臺灣民眾放心? 

  然而,政見會中“獨派”的吳榮義與蔡同榮,對於大陸政策幾乎沒有著墨、蘇煥智雖強調應該設置平臺,理性討論兩岸政策,卻並未説明民進黨應如何與大陸互動?如何使民眾對民進黨産生信心?至於一向被認為民進黨內對兩岸政策最有研究,也最有創意的許信良,卻意外地並未就兩岸政策提出具體的主張;蘇貞昌則只是重申民進黨要了解大陸。更重要的是,他依舊強調民進黨不能喪失傳統價值,所以他還是以“臺灣前途決議文”為基礎,闡述其兩岸政策。 

  對於兩岸政策如此淡化處理,或許是所有候選人都了解在黨內的政見會中,如果不能維持捍衛“一邊一國”的基調,就必然會遭到黨內“基本教義派”的圍剿;但若過度突出“臺獨”色彩,又會被外界質疑與現實脫節,所以只好輕描淡寫。如此回避閃躲的態度,固然可以理解,卻會使外界倍加失望,因為民進黨若不能提出務實理性的兩岸政策,就無法與大陸友善互動,也無法使島內民眾安心,模糊以對只不過突顯這些候選人沒有擔當而已。 

  平心而論,無論在申論、交互詰問或是結論,蘇貞昌的平均表現確實要比其他4人略勝一籌,這當然與他曾經擔任黨主席和“行政院長”,對於黨務與政務比較熟悉有關。在過程中其他4人雖然沒有圍剿蘇貞昌,但顯然都以他為主要對手;為了表示豁然大度,蘇貞昌不但對所有質疑都低調響應,在提問時也主動放棄機會,縱然其他候選人未必領情,至少不致增加反蘇陣營的敵意。 

  總之,這次政見會固然殺伐並不激烈,但也沒有什麼值得讚賞之處,可以預見。蘇貞昌的優勢並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只要他穩紮穩打,相信最後一定是他獲勝。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