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民進黨難道還要繼續和陳水扁綁一起?

2012年04月25日 10:0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此次參加民進黨主席選舉的5人中,有4人主張“特赦”陳水扁,蘇貞昌則笑而不答。臺灣《中華日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這回黨主席選舉取決於黨員投票,“‘特赦’陳水扁”主張應有相當的“票房價值”。然而,民進黨必然明白,“‘特赦’陳水扁”即使是綠營的“多數決”,卻不意味為臺灣民眾的“多數決”。

  社論摘編如下:

  民進黨第14屆黨主席選舉,計有5人參選,其中有4人主張“‘特赦’陳水扁”,他們可能將這項主張列為“共同政見”,蘇貞昌則未表達給予“聲援”的態度,但是否也同意“‘特赦’陳水扁”?他笑而不答。 

  主張“‘特赦’陳水扁”的黨主席參選人,對於2016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的態度,認為黨主席應盡力辦好選務,主席本人不應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蘇貞昌也同意黨主席應以辦好選務為基本責任,至於是否帶職(黨主席)參選,他依然笑而不答。黨主席不應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以許信良的態度最堅決,主張“‘特赦’陳水扁”亦早于其他參選人,他同時力挺蔡英文再戰2016,表示他參選黨主席及主張“‘特赦’陳水扁”,在於為蔡英文掃除障礙。 

  民進黨不乏支援“‘特赦’陳水扁”,這回黨主席選舉取決於黨員投票,“‘特赦’陳水扁”主張應有相當的“票房價值”。然而,民進黨的戰略目標,也是新任黨主席的最重要責任,當然是贏得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民進黨必然明白,“‘特赦’陳水扁”即使是綠營的“多數決”,卻不意味為臺灣民眾的“多數決”。在一對一決戰下,贏得大舉須有投票數過半支援,因此可以推斷,主打“‘特赦’陳水扁”議題,在黨主席選舉是“利多”,在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則是“利空”。 

  許信良和其他3位黨主席參選人,以黨主席不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為策略,將黨主席、臺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在“‘特赦’陳水扁”議題上做了切割,試圖使臺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與黨主席形成分進合擊的效果,亦即黨主席4位參選人既已達成“‘特赦’陳水扁”共識,未來臺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就可以回避“‘特赦’陳水扁”議題,全力向中間選民拓展票源。 

  許信良對於黨主席選舉戰略部署用力甚深,他既然言明力挺蔡英文,顯然是因蔡英文這次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時,屢被國民黨和媒體問到“是否‘特赦’陳水扁”?她總不給明確答案之故。其時,蔡英文還是黨主席,2016年她只是臺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那時,凡有中間選民再問其是否“‘特赦’陳水扁”?黨主席即可扮演“防火牆”。許信良所稱“為蔡英文掃除障礙”應是此意。 

  蘇貞昌如果當選黨主席,是否趁著“熱氣旋”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一般認為可能性極大。因此,設若2016年蔡英文東山再起,蘇貞昌只要選上黨主席,會不會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對蔡英文都是最大障礙。蘇貞昌其實很清楚,蔡英文的優勢在“黨之外”,要想擊敗她,如一味固守黨內堡壘毋寧自捆手腳,而“‘特赦’陳水扁”既不為多數臺灣人民所認同,他若為此“讚聲”豈不因小失大? 

  蘇貞昌在民進黨內擁有堅實勢力,民進黨各派系因選舉恩怨而分裂、而式微之際,他的“新蘇連”依然團結而堅強。他對“‘特赦’陳水扁”不明確表態,順勢將許信良等4人困在這個議題裏,未來他若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不就有了更廣闊的空間? 

  許信良等4人與同樣主張“‘特赦’陳水扁”的“一邊一國連線”和本土社團,日前在南部造勢,但李登輝、陳菊、蘇貞昌、蔡英文都未參加,使活動成為部分綠營人士表達意見的舞臺,而李登輝等人未“共襄盛舉”,莫非想提醒民進黨:難道還要繼續和陳水扁綁在一起?難道那樣對民進黨和綠營有利?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