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陳水扁是“319槍擊案”最大輸家

2012年03月22日 08:2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每年的3月19日,“319槍擊案”的這道傷口總要再次被提及,積怨儼然成為死結。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不少人認為案發後最大的得益者是陳水扁,然而從“319案”後的臺灣政治局勢來看,陳水扁非但“未得益”,還成為大輸家。

  評論摘編如下:

  本月19日正值臺灣“319槍擊案”8週年,雖不是法定紀念日,但島內無人能忘卻這個令臺灣形象蒙羞的“世紀懸案”。當年檢察機關在重重疑點中匆匆結案,非但未能平息爭議,反令案情更加撲朔迷離,成為臺灣社會至今難以癒合的傷口。每年的3月19日,這道傷口總要裸露在公眾面前,被割裂、被剖析、被攪動,結果傷口越來越大,疼痛與日俱增,藍綠陣營之間的積怨已成解不開的死結。

  當一個人的心靈受到巨大創傷後,都會接受治療、尋求慰藉;當一個社會被嚴重撕裂後,亦會想方設法化解心結、平息紛爭。為查明“319案”真相、厘清疑點,臺灣特偵組已于2008年3月重啟調查。島內民間人士及團體也鍥而不捨地追查案件內幕。只是案過境遷,“槍手”早已灰飛煙滅,一些重要的現場證據已不復存在,翻案談何容易。國際刑事鑒定專家李昌鈺近日就指出,對於“槍手”是落水後死亡還是死亡後落水的疑點,可能永遠是一個無解的謎,因為當時不知道是誰批准“槍手”馬上火化,讓屍體上暗藏真相的線索也隨著“槍手”的骨灰長眠地下了。

  可見,要揭開“319案”謎底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檢察機關的調查動作只是為了應付民間的一再追問而做出的姿態。而民間“打破沙鍋問到底”也只是為了尋找心理平衡。不少泛藍人士對“319案”至今不能釋懷。他們認為,案發後最大的得益者是陳水扁。因此,一定要查個水落石出。然而,從“319案”後的臺灣政治局勢來看,陳水扁非但“未得益”,還成為大輸家。

  2004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期間陳水扁和民進黨必定認為“319案”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不過,如今他們可能“悔不當初”,因為陳水扁的連任不管對其個人,還是對民進黨而言,都是一個夢魘。

  “扁案”曝光始於扁第二任期的2006年,當時檢察機關認定陳水扁夫婦均涉貪污公款。2008年5月扁卸任後即被列為被告,接受司法調查。結果一查不可收拾,特偵組在調查“公務機要費案”時,還查出了扁家涉及的洗錢、賣官等一連串大小案件。顯然,扁“執政”的時間越長,貪污受賄的犯行也越倡狂,直至深陷泥潭、無法自拔。扁最終淪為階下囚,背負著“扁案”包袱的民進黨則連續兩次飲恨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

  古語雲:“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陳水扁在“319案”後的政治際遇為此哲理寫下了生動的註腳。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