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民進黨狂打“兩元”“柿非”何在?

2011年12月01日 08:4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島內近日掀起“兩元柿”風暴。臺灣《聯合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民進黨文宣編造不實價格,卻拿“柿柿有3種”辯駁,這是否硬拗,民眾自有公斷。民進黨欺民愚民在前,未積極處理致牛心柿“多殺多”在後,“柿非”何在?

  評論摘編如下:

  民進黨文宣編造不實價格,卻拿“柿柿有3種”辯駁,又找嘉縣民意代表拿1斤2元(新台幣,下同)的出貨單佐證;這是否硬拗,民眾自有公斷。但從臺當局農業主管部門早已同意收購,及縣長張花冠稱將自行收購,透露出“兩元柿”的“産銷過程”恐出自政治人物的巧詐。 

  事實真相,不容唬爛。嘉縣政府今年10月行文臺當局農業主管部門,告知該縣牛心柿産量恐過剩,盼啟動救助機制;臺當局農業主管部門11月2日回函縣政府,請配合1/3經費辦理收購。接下來,民進黨主政的嘉縣政府毫無動靜;但民進黨卻狂發“兩元柿”的夾報文宣,猛攻馬當局農業無能。 

  被抓包後,民進黨緊急找出一張番路鄉“兩元柿”的出貨單,證明“兩元柿”存在。 

  賣出“兩元柿”的番路農民若知這段過程,豈不吐血。如果嘉縣政府早配合當局辦理收購,就算三級品牛心柿也不致淪落到民進黨狂打的“兩元”呀! 

  張花冠的“自救”説法,深看更是漏洞百齣。她稱尋求當局協助不成,將自行花200萬元處理40萬“斤”;但臺當局農業主管部門不過要求嘉縣1公斤配合出2元,這200萬元若配合當局,即可消化上百萬公斤。嘉縣財庫空虛,卻仍拒當局補助於門外,舍救百萬公斤方案寧就救40萬斤案,何其怪哉? 

  民進黨政治人物欺民愚民在前,未積極處理致牛心柿“多殺多”在後,還好意思拿來當佐證,打擊對手? 

  世間總有“柿非”,番路鄉柿農乃至島內民眾該跳開“兩元”紛擾,好好思索究竟誰在製造問題、誰又想解決問題了。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