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媒:李登輝是健忘?還是刻意忽略?

2011年11月22日 09:1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李登輝剛出院,就在發給民進黨智庫活動的書面講話中對馬英九提出的“兩岸和平協議”發表看法。認為其將使臺灣面臨“最大的危機”。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發表點評文章指出,李登輝先生説這番話時可能忘記或刻意忽略自己在擔任國民黨和臺灣地區領導人時,在兩岸關係上的講話和做法了吧?

  評論摘編如下:

  剛出院的李登輝,在發給挺民進黨的智庫活動的書面講話中稱,馬英九提出的“兩岸和平協議”,“使臺灣主權面臨民主化以來最大的危機”,其實事實絕非如此,而且李登輝先生忘記或刻意忽略了他自己過去擔任國民黨與臺灣領導人時,一度在兩岸關係上的講話和作法。 

  兩岸和平誰不要?馬英九已和大陸在善意互動下,共同開啟了和平之門。若能進一步將兩岸和平用加以鞏固,怎麼會使臺灣遭逢所謂“最大的危機”呢? 

  李登輝先生提到了1991年臺灣束“動員戡亂”,這確實很重要。結束動員戡亂就是臺灣正式宣佈不再對大陸使用武力,所以若能用“兩岸和平協”確認雙方互不使用武力,應當是結束動員戡亂以來,兩岸關係的轉機而非危機。 

  李登輝先生在整個90年代的政策宣示中,他每年在主持“國統會”會議時,莫不都表示要推動統一,還在1996年的就職演説中鄭重宣示:“在21世紀,兩岸中國人必將完成和平統一的歷史大業。” 

  直到1999年7月,他轉變立場,提出兩岸為“國與國,至少是特殊國與國關係”,導致兩岸授權管道中斷。而到西元2000年臺灣“政黨轉替”之初,李登輝先生至少仍自稱是中國人。 

  因此,馬英九提出的未來10年內,應考慮洽簽“兩岸和平協議”,不過是為了強化兩岸和平、臺海穩定,李登輝先生這樣説有欠實在。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