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捐出“農舍” 蘇嘉全反惹“心虛”疑雲

2011年10月20日 08:3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蘇家農舍風波”在臺灣擾攘了一個多月後,當事人、民進黨臺灣地區副領導人候選人蘇嘉全昨天終於宣佈捐出備受爭議的農舍。香港《大公報》19日發表評論指出,他此舉無非是希望堵住悠悠之口,平息這場看似沒完沒了的醜聞。不過,捐屋到底能否挽回民進黨最近跌跌不休的民望,外界不無疑問。

  評論説,國民黨民意代表邱毅上月揭發蘇嘉全家族位於屏東縣的農舍屬於違章建築,但相關部門至今未有最後的裁定,倒是輿論已先有定論。這並非人們對蘇嘉全有先入為主的偏見“未審先判”,主要還是蘇家一系列“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舉動自打嘴巴:當邱毅指蘇家沒有種植經濟作物時,蘇家農舍原本空蕩蕩的庭院一夜之間冒出了數十株金桔;當邱毅指蘇家土地沒作農業用途時,蘇家近日竟把門前道路的柏油刨掉,恢復農用道路的狀態;當邱毅指蘇家農舍沒有合法執照時,屏東縣政府立即發給洪珠農業設施相關執照;當邱毅指蘇妻與蘇姐蓋違章鐵皮屋且出租牟利後,蘇家立即冒雨漏夜拆除。試問,倘若一切合法,又何必動作頻頻?正是“人在做,天在看”,公道自在人心。

  至於蘇嘉全高調捐出農舍,應是迫於黨內壓力。最近島內連續4份民調顯示,受蘇家農舍爭議拖累,“馬吳”的支援率正大幅拋離“蔡蘇”。民進黨為了令農舍事件儘快落幕,要求蘇嘉全拆除或捐出農舍。然而,這非但不能平息外界的質疑,反而帶來更多問題:如果蘇家沒做違法濫權之事,為什麼不堅持到底?捐屋只能説明蘇家“身有屎”。如果農舍不合法,難道“銷贓”就可以掩蓋“罪行”嗎?這好比一個小偷,難道把偷來的錢捐出去,就能把罪名一筆勾銷嗎?顯然不能。農舍爭議的關鍵在於是否合法,不管是拆、是捐,還是離婚,甚至退選,都遮掩不了問題的本質。而屏東縣長治鄉公所也表示,農舍若合法才接受。這顯然對蘇嘉全扔過來的“燙手山芋”頗有顧慮。

  評論指出,即使“農舍風波”暫告一段落,但蘇家醜聞又何止這一樁:蘇嘉全大哥蘇嘉川不僅將農地變夜市,更捲入欠稅傳聞;二哥蘇嘉富則被指壟斷屏東的砂石生意。蘇家儼然成了“屏東一霸”。若按蘇嘉全捐屋的止損邏輯,莫非還要與兄長斷絕關係?如今蘇家醜聞就好像一個無底洞,何時見底,無人知曉。而“受傷”的不止蘇嘉全,還有民進黨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蔡英文。她當初選蘇嘉全為副手雖是無奈之舉,但也看中了他的戰鬥力和爆發力。但現在蘇嘉全不但未發揮出應有的效應,反而還成了蔡英文“吃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若換副手,恐不利士氣;若不換,又擔心影響選情。

  評論最後説,蘇嘉全捐出農舍,以為眼不見為乾淨,殊不知反惹“心虛”疑雲。其正確的做法應是,倘若確實涉及不法行為,應儘早承認,並向公眾道歉,如今一方面口口聲聲説“一切合法”,但另一方面卻又偷偷摸摸補鑊,如此鬼鬼祟祟之舉讓人不齒。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