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媒:捨近求遠是“臺灣共識”的重大謬誤

2011年09月08日 09:3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提出“十年政綱兩岸篇”時,曾提出“臺灣共識”的觀念,希望用以取代“九二共識”。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發表社評指出,“臺灣共識”最大的謬誤,不是因為用它來形容未來尚未發生的事,而是用它來掩蓋現在已經有的“臺灣共識”。“九二共識”就是現今臺灣的共識,蔡英文何必捨近求遠?

  社評摘編如下: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提出“十年政綱兩岸篇”時,曾提出“臺灣共識”的觀念,希望用以取代“九二共識”。蔡英文認為“九二共識”並不存在,因此沒有承不認承或接不接受的問題。 

  “臺灣共識”與“九二共識”不同,“九二共識”是先有其事,然後再創一個詞來代表這個事實,“臺灣共識”則是先創一個詞來代表一個未來説不定根本不會發生的事。不少媒體希望蔡英文公佈“臺灣共識”的內容,恐怕是太抬舉蔡英文了。以臺灣目前的情況要形成蔡英文所説的“臺灣共識”,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以民進黨過去一貫的做法,所謂的“臺灣共識”只能是“民進黨共識”。這些年來,民進黨在兩岸議題上可曾和國民黨理性辯論? 

  蔡英文説要透過公開、透明的政治作為與民主程式,匯集“朝野”政黨與社會各界的意見,凝聚島內最大層面的共識,實在是禁不起考驗的謊言。首先,民進黨怎麼可能一夜轉性,即使蔡當選,民進黨還是民進黨。其次,陳水扁“執政”時,先是成立跨黨派小組,沒多久就壽終正寢,後來又弄個經發會,得到一堆沒用的共識。結果如何?兩岸關係在那8年,幾乎是在對立與緊張之中度過。 

  民進黨長期以來一直以“民主”來包裝其內心的意圖,例如推動“公投法”,即是以民主來包裝其“臺獨制憲”的圖謀,現在又想用“民主”來包裝一個不確定又充滿風險的“臺灣共識”。 

  不過,我們認為,蔡英文“臺灣共識”最大的謬誤,不是因為用它來形容未來尚未發生的事,而是用它來掩蓋現在已經有的“臺灣共識”。

  “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恢復兩岸協商”是馬英九競選時的政見,清清楚楚白紙黑字,馬英九得到765萬張選票,得票率超過5.8成,是絕對的多數,難道這不是“臺灣共識”嗎?今天馬英九兌現他的政見,不正是負責任的表現嗎! 

  不論是媒體民調(當然,《自由時報》除外)或臺灣大陸事務主管部門民調,民眾對兩岸目前制度化的協商模式,以及對兩會所簽署的15項協議,都有超過5成以上,有時甚至超過7成的支援率與滿意度,這不也是“臺灣共識”嗎? 

  蔡英文,“臺灣共識”就在眼前,何必捨近求遠呢!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