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廣網今日刊登廈門市臺灣學會理事鄧雲光的文章認為,李登輝被起訴之後,蔡英文稱是“選擇性辦案”,這是標準的“只問藍綠,不問是非”的綠營做法。
文章摘編如下:
日前,在臺灣安全密帳案偵查終結後,臺檢察署特偵組認定李登輝、劉泰英涉嫌侵佔779萬美元,以非法侵佔公有財物、洗錢等罪嫌對他們二人提起公訴。以“臺灣之父”自居的李登輝在日薄桑榆之際被起訴,在島內政壇一石擊起千層浪。一時之間,眾説紛紜,莫衷一是。
李登輝被起訴,民進黨指控是“政治追殺”,蔡英文稱是“選擇性辦案”。這並不足為奇,因為“只問藍綠、不問是非”是綠營標準反應模式。但是,民進黨在質疑對方“選擇性辦案”時,自己是否“選擇性失憶”?
曾幾何時,以“臺灣之父”自居的李登輝和以“臺灣之子”自居的陳水扁,親密無間,情同父子。但是,後來雙方由於利益之爭反目成仇、惡言相向。其實,陳水扁在臺灣地區領導人任內,便知李登輝涉嫌違法,但他卻把案子揣在懷中而不交司法偵辦,其間還時不時拿出來威脅對方。陳水扁直到卸任後因貪腐受到調查,試圖通過拉李下水求得脫身,遂向特偵組檢舉李登輝。特偵組正是依據陳水扁提供的關鍵證據起訴李登輝。
因此,“臺灣之父”被起訴其實是“臺灣之子”惹得禍。儘管如今陳水扁矢口否認甚至倒打一耙,但民進黨在質疑馬當局“選擇性辦案”時,對於“臺灣之子”告發“臺灣之父”這一事實,又豈能“選擇性失憶”!
當然,除了綠營定勢思維外,起訴時機亦是李案引發外界聯想的重要因素。此外,“國安秘帳案”偵結,對88歲高齡的李登輝而言,即使三審定讞,服刑的可能性也幾乎為零。但是,由於蔡英文當年也從“明德專案”中領了262萬元(新台幣,下同)研究經費及10多萬其他費用,起訴李登輝可能“拔出蘿蔔帶出泥”——波及蔡英文。顯然,李案已經成為影響下屆臺灣選舉的一個變數,其可能之政治影響絕對不容低估。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