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嚴安林:李登輝貪腐一案走向與影響分析

2011年07月05日 09:5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臺港澳研究所所長嚴安林4日在華廣網刊文分析李登輝貪污一案的走向和諸多影響,文章指出,李登輝一案是司法問題而非政治問題,但由於李登輝的特殊身份以及還有六個月就要進行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李登輝一案必定對臺灣政局有所影響。同時,這也會促進島內的中間選民更加理性地看待各種問題。

  文章摘編如下: 

  6月30日,臺灣檢察機關特偵組召開記者會,宣佈檢察官對李登輝在任職期間涉嫌臺灣安全密帳貪污給予起訴。一時間,李登輝被起訴事(以下簡稱“李案”)引起臺灣政局不小震動,藍綠陣營各自解讀,借機攻擊對手。在半年後就要進行選舉的敏感時刻,人們的關注點並不在李登輝是否貪污,而是這個案子對選票的流向會産生什麼影響。 

  一、“李案”是司法問題,不是政治問題

  看“李案”是司法問題還是政治問題,首先要看檢察官起訴所提出的證據是否屬實,是否禁得起檢驗。從目前公佈的有關內容看,李登輝被起訴,證據還是比較充分的,尤其是像李登輝這樣身份的人士,檢察官在沒有掌握證據或者證據不充分的情況下,一般是不敢輕易去起訴的。

  其次,李登輝是被陳水扁所告發的。李登輝之所以被偵查並被起訴是由陳水扁因自身貪污舞弊為求自保而首先檢舉的。經過檢察官的仔細偵查而宣佈。所以,綠營人士幾乎眾口一詞地認定“李案”是國民黨對李登輝的“政治追殺”,非要將“李案”認定為政治問題而非司法問題不可,恰恰暴露了民進黨人士的政治考量,也反映了臺灣社會的被高度政治化。數年前,當陳水扁被起訴時,民進黨人士也首先將陳水扁案定位於政治問題,聲稱是馬英九要“清算陳水扁”。看來,民進黨人士對其同一陣營內人士的涉及貪污事宜的第一次反應就是“政治反應”。反正,在藍綠嚴重對立的臺灣社會,只要套上“政治”這頂帽子,就可以找到開脫的藉口,就可以動員基本盤為其護航。

  第三,臺灣的司法應該是相對獨立的,如果有人説馬英九“干預司法”,對馬英九個性有了解的人恐怕無人會信。對李登輝,馬英九從政以來一直是“尊重有加”,即使是李登輝公開批評馬英九的政策甚至對進行馬英九人身攻擊時,馬英九的反應都是“謝謝指教”。尤其在選舉的敏感時刻,如何會因此有意去“無事生非”?!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