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反制民進黨用悲情蒙蔽選民理性判斷

2011年05月27日 10:4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兩岸關係將是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國民黨與民進黨雙方候選人的重大議題。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26日發表點評文章指出,民進黨的主要訴求仍是悲情主義,企圖削弱2008年以來國民黨的兩岸關係政績,進而否定國民黨大陸政策。國民黨須以3年來的實例有力地宣揚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面效應,反制民進黨用悲情來蒙蔽選民的理性判斷。

  評論摘編如下:

  一般鹹信,兩岸關係將是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國民黨與民進黨雙方候選人的重大議題,可以預料,民進黨的主要訴求仍是悲情主義,即渲染大陸對“臺灣主權”、“臺灣主體性”的打壓,以鼓動選民,企圖削弱2008年以來國民黨的兩岸關係政績,進而否定國民黨大陸政策。

  2008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時,民進黨針對國民黨主張的兩岸直航,歪曲為臺灣肚子上將開7個洞(指開放7個機場);又如針對國民黨主張開放大陸游客赴臺個人遊,歪曲為大批大陸游客將在臺灣各地隨地小便、破壞秩序。

  如今,兩岸直航獲得臺灣民眾不分藍綠的歡迎,臺灣的安全也未受任何不利影響;大陸游客赴臺個人遊則為臺灣創造了大量經濟利益,臺灣各界均樂見開放更多大陸游客赴臺。因此,民進黨固然仍會以其他方式醜化兩岸關係,但在3年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已為臺灣主流民意所肯定的形勢下,民進黨用醜化方式的效果已較有限,所以勢必升高悲情訴求。

  由於海峽兩岸的政治分歧無法于短時間內解決,臺灣也還未做好兩岸政治談判的準備,那麼雙方政治分歧反映到國際上,就會是臺灣的國際活動空間遭到限縮,有待未來雙方透過政治談判進行處理。而在此之前,民進黨勢必擴大渲染大陸打壓臺灣的國際活動空間。

  因此,國民黨須以3年來兩岸關係改善與擴大國際活動空間二者良性迴圈的實例,有力地宣揚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面效應,説服多數選民認同國民黨的大陸政策,反制民進黨用悲情來蒙蔽選民的理性判斷。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