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蔡英文致命傷:去偶像化、端不出牛肉

2011年05月23日 10:0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2012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藍綠候選人馬英九、蔡英文最近都勤跑校園,爭取“首投族”(首次擁有投票權)支援。香港中評社今日發表社評指出,臺灣年輕人想要的就是兩岸穩定、經濟大好,但到目前為止,在最上位的兩岸政策方面,還看不到蔡英文的明確主張。政治人物“去偶像化”風潮,以及“端不出牛肉”是她最大的致命傷。如果還想把“首投族”當成藝人粉絲團來操弄,註定會失敗。

  社評摘編如下:

  臺灣2012大選藍綠候選人馬英九、蔡英文最近都勤跑校園,爭取“首投族”(首次擁有投票權)支援。“首投族”是新名詞,但藍綠雙方較勁青年選票由來已久,過去綠營一面倒佔上風,與政治人物“偶像化”有關,臺灣政治氛圍丕變後,如果還想把“首投族”當成藝人粉絲團來操弄,註定會失敗。

  政治人物“去偶像化”是臺灣進步的象徵。自1994陳水扁挑戰臺北市長成功,點燃政黨輪替之火,民進黨就熱衷於將政治人物“偶像化”;陳水扁的“三級貧戶律師”、蘇貞昌的“電火球”、陳菊的“花媽”都係出同門。但不難發現,這款操作在陳水扁弊案纏身成為階下囚,民進黨無法與貪腐劃清界限後,慢慢失靈。五花八門的政治人物紀念商品,從10多年前門庭若市到現在乏人問津,足以見證“偶像化”操作的崩壞。

  政治人物“偶像化”時代,選民迷這些“偶像”有如當今藝人粉絲團,就是一個喜歡,説不上什麼原因。在“肚子扁扁也要投陳水扁”的年代,把陳水扁送進臺北市政府、臺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室。

  民進黨的“偶像工廠”後來踢到鐵板有二大理由,第一是“扁家貪污”,第二是“扁朝失政”,兩岸關係緊張、經濟低迷不振。

  前者不須贅述,許多“扁迷”都有受到被叛感覺,這連帶影響到後來謝長廷、蘇貞昌根本沒辦法再玩“偶像化”手法,直到蔡英文出現,因為是女性、不同世代,當年包裝陳水扁的同一批人,又試圖將陳水扁的“包裝術”複製在蔡英文身上。

[責任編輯:張潔]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