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兩岸關係是民進黨難以補修的必修學分

2011年04月25日 09:11:00  來源:
字號:    

  臺灣《中華日報》4月23日刊載社論指出,兩岸關係是民進黨難以補修的必修學分。面對當年兩岸交流的新時期,蔡英文等民進黨人應該都能體悟大陸市場對於臺灣地區經濟發展的助推力量,卻在“臺獨”黨綱下不承認“九二共識”,民進黨必須補修的兩岸學分自然無法取得,而民進黨又怎會是兩岸關係的推進者?

  民進黨執政時擔任海基會董事長、現任臺灣經濟研究社理事長的洪奇昌,日前出現在上海市政府與臺灣地區媒體合辦的一項研討會。洪奇昌已淡出政壇從事教職,民進黨“在野”後,像他一樣對兩岸交流抱持正向審慎態度的民進黨人,顯然有越來越多的趨勢,著實令民進黨不知如何面對。

  評論指出,臺灣地區經濟發展終能以大陸為市場獲取向上提升的力度,若無大陸市場,臺灣對外貿易每年必然出現逆差五百多億美元的缺口,就是最好的事證。現今民進黨臺面人物,包括一心想要角逐臺灣地區領導人的蔡英文、蘇貞昌,應都深有所感而了然於心。然而,民進黨2012初選參選人,除許信良主張實行“大膽西進”政策外,蔡英文、蘇貞昌都欲語還休,不敢面對兩岸關係直抒兩岸政策主張。蔡英文作為“戒急用忍”乃至“一邊一國”的決策起草人或參與人,在宣佈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之後,其兩岸政策主張立即縮進民進黨的窠臼,根本沒有回身的餘地。

  評論還説,當前兩岸關係已由對峙的舊時代邁向交流的新時期,不論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或淡出政壇者如洪奇昌都深刻體悟此一事實。然則,蔡英文仍背對兩岸關係,洪奇昌樂觀看待兩岸經貿關係,問其何以故?無非一從“己利”和“黨利”出發,另一則務實的從臺灣經濟發展出發。惟在大陸願意和民進黨人接觸前提下,民進黨人隱然已出現“來去兩岸”熱潮。“臺灣智庫”、“臺灣産經研究社”、“新臺灣國策智庫”相繼成立,可以針對兩岸議題説該説的話、獻該獻的策。蔡英文所領導的智庫,審時度勢深度研究,理當可以對兩岸關係走向綱舉目張,卻在“臺獨”黨綱下,不承認“九二共識”,也就無從轉化為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民進黨必須補修的兩岸學分無法取得,又怎能冀望民進黨是兩岸關係的推進者而不是絆腳石?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