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蔡英文新兩岸論述的吊詭及其誤區

2011年02月27日 10:55:00  來源:中新網
字號:    
  臺灣《中華日報》25日刊出社論説,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提出“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論述,欲取代目前兩岸關係賴以維持的“九二共識”。以一個“和”字統括兩岸關係發展,她豈不知?沒有“九二共識”,兩岸交流只會落得“不和不同,難和難同”。蔡氏兩岸論述有此誤區,又難掩“以我為尊”的吊詭性,必將使她陷入進退維谷的窘境。

  文章摘編如下: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提名初選時程已經敲定,有意問鼎大位的黨內天王天后,相繼提出兩岸論述,黨主席蔡英文“輸人不輸陣”未能免俗,透過民進黨智庫就“臺灣發展和大陸關係”,提出“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論述,其論述卻充滿吊詭性,也存在難以跨越的誤區。

  民進黨中執會前天通過2012年“大選”初選時程及民調辦法,有意參選“總統”的蔡英文為避免“球員兼裁判”譏評,沒有參加這次中執會,卻幾乎與中執會就初選時程定調的同時,為民進黨旗下的智庫揭幕,並從“臺灣認同”出發、以“臺灣價值”為核心提出兩岸論述。民進黨有意參選“總統”的“二王二後”之兩岸論述,就此全部“面世”了。

  民進黨天王天后各別提出兩岸論述,難謂“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卻都“挖空心思,計議縝密”,希望能“自出機杼,心裁別具”,佔上角逐“總統”提名初選的最佳戰略位置。在蔡英文提出“和而不同”、“和而求同”之前,謝長廷早已提出“‘憲法’共識”;呂秀蓮主張“九六共識”;蘇貞昌則以“生存是王道,民主是基石”提出“臺灣共識”。

  無可置疑的,蔡英文因有民進黨智庫獻議,所提出的兩岸論述較諸其他天王天后“述而不論”顯得更為豐厚。不過,審諸其他天王天后,謝長廷、呂秀蓮、蘇貞昌分別以“‘憲法’共識”、“九六共識”、“臺灣共識”取代目前兩岸關係賴以維持的“九二共識”,蔡英文則以“和”字避開“九二共識”,顯見民進黨不願也不敢碰觸“九二共識”。

  蔡英文係以民進黨智庫名義提出兩岸論述,謝長廷先是開玩笑説,民進黨智庫莫非是蔡英文的“秘密基地”,後又説智庫是蔡英文用選舉結餘款來做的,不要因競爭而有太多扭曲,皮裏陽秋的意味十足。明話明説,蔡英文身為黨主席,又是黨內初選的角逐者,卻透過民進黨智庫提出兩岸論述;那麼,她所提的兩岸論述的“本主”究竟是誰?

  進一步説,所謂“和而不同”、“和而求同”之論述,如果“本主”是蔡英文,這是如假包換的屬於她的主張,又怎能扛出民進黨智庫的招牌?何況,蔡英文如因黨權在握而強以己意為黨意,其所提出的兩岸論述,只稱“臺灣認同”和“臺灣價值”,承載“臺獨”意識的“臺灣主體”、“主權”卻全未著墨,能獲得各派系尤其是“獨派”認同嗎?

  更吊詭的是,民進黨“十年政綱”已完成農業篇、教育篇、性別篇、多元族群篇,卻始終不見兩岸篇,致使“十年政綱”處於未完稿階段。民進黨內有一説,就是將“十年政綱”之兩岸篇交付給黨提名的“總統”參選人負責提出。果是如此,蔡英文莫非打著如意算盤,一旦真代表民進黨上陣,就順理成章的將其兩岸論述做為“十年政綱”的補白?

  尤其是,蔡英文所謂“和而不同”、“和而求同”,以一個“和”字統括兩岸關係發展,她豈不知?沒有“九二共識”,兩岸交流包括ECFA都將靜止甚至倒退,只會落得“不和不同,難和難同”。蔡英文兩岸論述有此誤區,又難掩“以我為尊”的吊詭性,必將使她陷入進退維谷的窘境。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趙靜]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