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細數李登輝陳水扁恩怨情仇:從“父子”到對敵

2010年10月20日 10:30: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10月18日,李登輝為民進黨大高雄市長參選人陳菊站臺時,現場有人勸他去探視陳水扁,李登輝回應稱,“有生之年,絕不會去探視陳水扁”。

  李登輝説,阿扁在位時,政權、政治都有,應該可以做個很好的領導者,可是卻不好好治理,騙説要自由、民主,卻貪污吃老百姓的錢,盡想著一家人的利益,這種人不是真正的臺灣人,“我死也不會去看他”。他又説,阿扁涉貪問題要用司法來解決,不能用政治來干擾司法,阿扁對不起臺灣民眾,罪有應得。

 

  曾幾何時,李登輝、陳水扁兩人的關係情同父子,李號稱是“臺灣之父”,阿扁自稱是“臺灣之子”。李登輝的獨子年紀輕輕就去世,李登輝找到了陳水扁,視同親子,並培植他當上了臺灣地區領導人。當初情同“父子”的二人,卻一步一步走向反目、決裂、對立。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們反目成仇呢?本文將為你一一揭曉李扁之間的恩怨情仇。

 

  主動接近 “惺惺相惜”

  1994年臺北市長恢復民選,趙少康、陳水扁、黃大洲三人角逐,趙少康反李出走國民黨,聲勢驚人。陳水扁主打快樂希望風靡臺北,反而李登輝親點的黃大洲一直欲振乏力,選到最後倒數“棄黃保陳”,耳語四起。

  緊張的不只是新黨,耳語中被放棄的黃大洲,更是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只好上衙門擊鼓鳴冤,按鈴申告。當然,“棄黃保陳”有可能是真有其事,也有可能是新黨的選戰操作,但是總是有一個背景,那就是阿輝對阿扁的善意。選舉結果陳水扁當選,勝負已分,官司未了。當上了臺北市長,阿扁積極拉攏當時的李登輝,而李登輝也給予善意的回應,大方的出借“總統府”前的廣場,讓阿扁市長辦活動。

  想要尋求連任的阿扁,更是不吝惜地稱讚李登輝。陳水扁説:“我對李‘總統’,我總是有這樣的一種心情感受,惺惺相惜。因為要推動改革,不是那麼容易。”

  雖然連任失敗,但是阿扁並沒有收回他對李登輝的尊崇,因為他有下一個更大的目標。

[責任編輯:趙靜]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