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基於選舉 民進黨兩岸政策模糊

2010年10月01日 10:59:00  來源:
字號: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二十八日接受臺灣電視臺專訪及之前十七日接受平面媒體採訪時的談話充滿了模糊性,在兩岸政策上朝秦幕楚。臺灣《中華日報》30日發表社論指出,蔡英文兩次談話由於時空背景不同而表達出完全不搭調的説詞,實則是為了取悅于藍、綠及中間選民的高明的選舉語言,顯示其兩岸政策完全基於選舉考量。


  社論指出,高雄市長陳菊在颱風天“睡覺”被叮得滿頭包之際,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接受電視臺專訪時再度抨擊ECFA,但稍早之前接受平面媒體採訪時曾聲稱,如果民進黨再度執政會延續“前朝”政策。蔡英文前後兩次談話大相逕庭,顯示她的兩岸政策完全基於選舉考量。


  且讓“原音”重現,蔡英文二十八日接受電視臺專訪時指稱,ECFA會讓臺灣産業受到衝擊、財富重新分配,臺灣當局利用公共政策(ECFA)分裂選民,這不是執政黨應該做的事情。本月十七日,蔡英文接受平面媒體採訪時則表示,如果民進黨再度執政將會延續“前朝”政策,即使要改變也要依照民主方式來尋求共識,不會橫柴入灶。


  對照蔡英文這兩次談話可説充滿玄機,忽而如“尺蠖之屈”,忽而如“變色龍之變”,了無定性可言,從根本上説就是沒有基調。進一步説,這兩次談話由於時空背景不同而表達出完全不搭調的説詞,以十七日那次談話而言,當時尚未出現“凡那比”颱風造成“九一九水災”,是以“延續‘前朝’政策”云云,毋寧是“尺蠖之屈”的説法。


  所謂“前朝”政策,政策也者,其犖犖大者莫如兩岸政策,而她所説的“前朝”,則充滿模糊性也充滿可變動性,雲山霧罩般的讓人以為指的是臺灣當局,但仔細玩味一番之後,不也可以讓人指向“陳水扁政府”或是“李登輝政府”?而馬、陳、李之兩岸政策各有不同,因此這話聽在選民耳裏,不論是藍是綠還是中間選民也就都有“深獲我心”之感。


  高明的選舉語言忌諱刀切豆腐兩面光,必須説得讓人可以各取所需而爽在心裏,如是以觀,蔡英文所謂延續“前朝”政策,實在是高明之至的選舉語言。至於二十八日那天,陳菊已在“高雄市議會”“坦承”淹大水的九一九下午在官邸“睡覺”,蔡英文接受電視臺專訪時,也就不得不避開守勢採取攻勢,畢竟在選戰策略上攻擊就是最好的防禦。


  即使並非撿入籃子的就是菜,但蔡英文要想攻擊執政黨,只要往籃子一伸手就可撿出菜,而菜之大者莫過於ECFA。蔡英文以ECFA為標靶對執政黨展開攻擊,選情之利多儼然在焉,此乃“變色龍之變”;因為,抨擊ECFA之專訪播出後,可以轉移焦點、另辟戰場,稍解陳菊“被淹大水所困”窘境,達到鞏固綠色票源的目的。


  面對即將到來的五都選舉,蔡英文極不願國民黨將ECFA與五都選舉綁在一起,原因在於ECFA是民進黨的弱項,今為拉抬選情計,竟然主動去“撩撥”ECFA,應是她不得不爾的作為。其實,從李登輝的“兩國論”到陳水扁的“一邊一國”,都有蔡英文意識形態的身影,但兩岸情勢已然丕變,她之反ECFA能容許始終如一嗎?


  蔡英文身為民進黨主席,也是新北市長參選人,2012年又可能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民進黨念茲在茲的“十年政綱”有關“大陸政策”部分,卻得推遲到五都選後才可能定稿,表面上宣稱給未來“總統”參選人更大的空間,實則面對兩岸政策就不知該向左還是向右,以致説法上朝秦暮楚,凸顯民進黨只有選舉策略操作而已。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栗琰]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