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蘋果日報:民進黨欠民眾一個反省

2009年02月12日 16:13:00  來源:
字號:    

  民進黨中央最近決定兼採群眾路線,也將在近日內召開民間“國是會議”,然而,除民進黨內部部分政治人物自己精神喊話外,大多數輿論皆未看好,甚至有學者批評民進黨搞錯方向。

  今天《蘋果日報》發表署名魏千峯的評論文章説,其實,許多民眾認為民進黨必須對自己過去的從政方式與內容反省,才可能存在契機。

  民進黨應該不只是制衡馬英九當局,也要提出一套自己的政策,惟至目前為止,民進黨尚未對相關選舉慘敗的原因加以公開反省,如何告別過去?筆者認為民進黨至少必須反省以下三點。

  公開辯明陳水扁功過

  一者,從臺灣“解嚴”到政黨輪替,民進黨並未深化對不同族群的尊重與包容,反而刻意高舉“本土”大旗排斥其他不同族群與其他政治意見者。民進黨中央曾有尊重多元族群的決議,但一到選舉總是進行“臺灣人對中國人”的戰爭,甚至在平日遇有不同意見者,有時也以其是“中國人”而加以排斥。

  此種狹義的“本土”立場使民進黨的社會基礎無法擴大。又民進黨對其不喜歡的人物總是愛加以人身攻擊,甚至鼓勵暴力相向,例如邱毅的假發事件,沒有聽到民進黨人士譴責暴力行為者,部分民進黨“立委”還繼續羞辱邱毅,使人難以相信民進黨是個文明而理性的政黨。

  二者,陳水扁的執政得失應公開加以定位。陳水扁的涉嫌貪污行為,不僅使民進黨的清廉形象毀於一旦,亦使所謂支援“本土”遭到是否尚存在是非的道德考驗。民進黨中央或許基於私誼或利害關係,未公開與陳水扁切割,但此種殘酷的試驗已非私誼即可塘塞,它至少必須公開辯明陳水扁的功過是非,否則民進黨將得不到大多數民眾的信任。

  三者,民進黨必須調整兩岸政策。君不見陳水扁執政與謝長廷競選政見也有不少親中的成分,今日若民進黨動輒批判馬英九當局賣臺,只暴露自己的輕薄,亦將使民進黨的兩岸政策無彈性的空間,也甚難在日益不利的國際環境中立足,民進黨不能不面對。

  不能只抵制馬英九當局

  目前新聞天天報導陳水扁的貪污官司,不利民進黨的形象,但民眾已逐漸將民進黨與陳水扁區分;民進黨作為一個曾經執政過,也曾經敗選過的政黨,應該全面反省,調整後提出臺灣的新願景,而不只是杯葛馬英九當局而已。民進黨真的欠人民一個反省。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