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中廣股權轉移引發爭論 NCC遭遇第三波攻擊

2007年06月28日 14:12:00  來源:
字號: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日前核準中廣股權轉移,引發“行政院”不滿。臺灣《中國時報》今天發表署名文章,呼籲NCC應立即公佈調查內容,啟動公開聽證程式,重新考量是否應核準中廣股權轉移案。

  所有權管制是臺灣媒體環境提升或沉淪的關鍵,不應轉移為黨派之爭而模糊焦點。但NCC未能在核準的同時公佈數月來的調查結果,並對此一重要的無線廣播事業股權轉移,竟然草率以“當事人承諾”、而非“實質審查”結果為處分依據,也令人難以茍同。
  
  今年一月底,擬接手中廣的前飛碟廣播董事長趙少康,遭外界質疑其相關之四家公司為“空殼公司”,並舉出其資本額過低、資金來源有問題等諸多疑點。NCC立即做出響應,表示除了要求當事人補件之外,還將會同投審會、“金管會”等介入調查。NCC當時這樣的處置方式,應該給予肯定。

  但是經過了五個月的等待,有關這四家公司在事實上是否有營業,卻未置一詞;令人不禁納悶,經過多月來的主動調查,NCC自有其事實依據之判斷,何須當事人再拍胸脯擔保?同時,NCC做出此一重大處置,卻並未在同一時間公佈其近半年來的調查結果,包括是否為空頭公司、資金來源為何、以及是否涉及媒體所有權壟斷之相關問題,民眾都有知的權利,NCC應儘速公佈,以昭社會公信。

  《中國時報》文章認為,針對NCC以“中廣公司承諾…確實落實黨政軍退出媒體”以及“中廣公司保證將沒有任何外資、港資及中資”作為核準依據,殊為不妥。此一作法的荒謬性,好比交通監理機關取消路考、筆試、以及交通違規紀錄等依據,而改以申請民眾“畫押”保證“我不違規”的方式,來核發與換發駕照。黨政軍退出廣電媒體、以及無線廣電禁止外資等問題,都是廣電相關法規所明訂的事項。因此,中廣股權轉移給趙少康相關的四家公司,究竟為合法或非法,作為主管機關的NCC應該基於職權,主動調查,以事實為審查依據,怎麼能以當事人口頭或文字承諾“不犯規”為核準理由?

  再者,對於中廣案中的跨媒體股權集中問題,NCC以當事人“承諾在NCC核準…後六個月內…配偶梁蕾在飛碟廣播股份有限公司之持股,將降至十%以下”,筆者認為這已經嚴重違反相關法規的精神。根據“廣電法”施行細則第十八條規定,廣電媒體股份在“轉讓時”,媒體股東個人持股不得超過十%。如果受讓人在轉讓時無法達到這項要求,NCC即應依法不予核準。但NCC現在卻自動棄守把關責任,無異於大開方便之門,殊為不當。

  在有關媒體壟斷的這個問題上,NCC副主委石世豪在二月中的委員會議所提的不同及協同意見書,特別值得參考。筆者贊同石世豪委員所指出的,趙少康以轉投資方式控制中廣股權超過九成、而其配偶持有飛碟電臺超過三成以上的股份,已經實質上涉及媒體壟斷。而以兩家廣播網合計涵蓋率超過二十%、收聽率在各區達到二十%至五十%不等、廣告量超過三十%,以及中廣長久以來擁有最多模擬全區網頻率資源等狀況來看,一旦核準,已然形成廣播媒體的壟斷現象。

  然而,主管機關實質審查尚無結果,一項如此重大的無線廣播媒體所有權轉移案,在臺灣竟被藍綠政治人物將其焦點模糊為黨派之爭。
  
 分頁符圖標,請勿在代碼中對其進行修改,否則可能會造成錯誤而不能使用!

  NCC成民進黨打選戰的廉價“沙袋”
  
  臺灣《中國時報》發表分析文章説,從“釋憲”、九大罪狀、到中廣案,“行政院”發動第三波攻擊,NCC這回顯得意興闌珊了。從NCC設立第一天起,行政系統對這個史上第一個獨立機關的掣肘,已讓這群早就“自宮”,只做到明年一月就走人的學者,連剩下的六個月,都要度日如年。

  “行政院”發言人謝志偉一聲聲“瀆職圖利”,NCC委員們反應意外地冷淡,關上手機,只丟了一句“懶得回應”,就消聲匿跡。NCC委員私下透露,委員們心裏有數,綠營基於選戰考量,八月底會開始痛擊NCC,延燒到九月“立院”開議,再燒到“立委”、“總統”大選結束。始料未及的是,“行政院”居然提前開火。
  
  挂著“獨立機關”頭銜的NCC,不但無法隔絕於政治干擾,對於具體個案,從來沒有專業判斷的自主空間。從最早NCC委員組成的“憲政”爭議、T臺嗆聲影帶、三立移花接木案,到最近中廣股權轉移案,都成為民進黨最廉價的打選戰“沙包”。

  如今舊戲碼重演,“行政院”一再炮打NCC,卻未要求“經濟部”對中廣與趙少康進行調查。可預期的是,原本焦點在中廣和趙少康身上的,逐漸轉向“行政院”與NCC互杠。

  今年四月九日,“行政院”炮打NCC九大罪狀,當時陣容堅強、各有所據,蘇貞昌給的罪狀起碼都兜著法律的大框架走;親點許志雄召集項目小組調查,學法的副秘書長陳美伶也一開口就搬出“大法官”第六一三號解釋,“基於行政一體監督權,要求NCC限期改正”。同一時間,NCC不甘示弱也搬出六大“法源”反擊。當時,“行政院”凸顯的爭議,雖然後來不了了之,但對史上第一個獨立機關如何運作,仍有趁早進行法理之辯,以建立健全體制的積極意義。

  遺憾的是,法理之爭,沒機會理性辯論;選舉戰火,已悄然接棒登場。中廣股權轉移案,到底審查有沒有瑕疵,NCC將公開審查流程,歡迎社會各界來找碴;“行政院”若早就掌握了空殼公司的違法數據或債信紀錄,何以坐視不管,大選前才拿來對付NCC?(曉章)

 

 

 

 

[責任編輯:system]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