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人為被限制搭機 在大陸就讀臺生惹了誰?

2005年01月26日 14:34:00  來源:
字號:    


  臺生招誰惹誰了?海峽兩岸的中國人都在問。2005年臺商春節包機成行後,針對臺灣方面“只讓臺商和眷屬搭乘”的限制性規定,有媒體記者質疑:許多在大陸就讀、同樣需回鄉過年的臺生為何不能搭乘?結果,臺灣有關部門負責人立即撂下狠話,“誰同意他們到大陸去讀書了?”接著警告航空公司:誰要是不遵守規定,把不符合條件的人運過來,我們就把他原機送回去!此言一齣,輿論一片譁然,島內媒體紛紛提出批評,民眾也投書媒體表達不滿。

  其實,此次礙於民進黨當局的人為限制,遭春節包機“拒載”者,不止臺生這個群體。臺灣當局只準“臺商”或臺商眷屬登上春節包機,臺商的定義僅限于在臺灣“經濟部”登記的臺灣企業在大陸設廠或設分公司的員工,未登記的中小企業者或在外企任職的臺灣人,均不符合資格,不可搭乘包機。據臺灣媒體統計,有一半以上在大陸的臺灣人無法享受包機的便利。陳水扁當局的這種做法,符合其阻礙兩岸交流的一貫立場,大家已經見怪不怪了;只怪他們話説得太難聽,又針對的是臺生這個特殊群體,於是觸犯了眾怒。

  話説回來,説狠話的人未必不知道眾怒難犯。祖國大陸高校有深厚的傳統文化積澱、優良的教學品質、低廉的收費等優勢,無語言障礙及生活適應等問題。隨著兩岸經貿往來的持續發展,“學貫兩岸”的人才十分搶手,凡此種種吸引著臺灣學子前赴後繼到大陸就讀。然而,這種現象卻不為臺灣當局所喜聞樂見,大陸的學歷文憑在臺灣一直不獲承認、屢遭打壓。饒是如此,赴大陸求學熱仍在持續升溫,有關部門早就心存不滿,這次只是不小心説出了心裏話而已。

  有人不解,每年都有大量臺灣學生赴海外就讀,也沒聽説需要當局的同意和批准啊?為什麼獨獨對赴大陸的臺生這麼狠?原因很簡單,陳水扁當局不願看到兩岸人員交流往來蓬勃發展。有關部門負責人説了:“臺生如果因為外界壓力放寬,那其他身份的臺胞要求比照又該怎麼辦?”他沒有説出來的話是:如果搭乘包機的人員無限擴大,那不就成了事實上的直航?如果兩岸“三通”了,兩岸經貿交流日益緊密,兩岸民眾自由而便利地往來,加深相互了解和融合,民進黨當局的許多謊言就會被戳穿,“臺獨”分子哪還有市場?

  遵循這樣的邏輯,就不難理解臺灣當局對春節包機的種種限制、對兩岸“三通”的百般阻撓。不過,兩岸“三通”是島內的主流民意,民意如水,抽刀斷水水更流。想當初,臺灣當局對臺商到大陸投資也是極力反對,甚至祭以重典,卻仍然擋不住“百萬台商赴大陸”的熱潮。最新統計表明:2004年兩岸間接貿易總額達783.2億美元,同比增長34.2%;臺商在大陸投資項目6萬多個,實際投資400億美元;臺灣居民來大陸近370萬人次,同比增長34.9%;大陸居民赴臺近15萬人次,同比增長14.2%。正如國臺辦官員所説:兩岸間的這種交流與合作是利益所使,大勢所趨,不可逆轉。想螳臂擋車的人,不要枉費了心機!(王堯)

  來源:《人民日報》;編輯:海航

[責任編輯:system]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