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臺媒新年願望:盼兩岸和平、經濟繁榮、社會和諧

2017年01月04日 09:2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4日發表社評説,舊的一年結束,新的一年已經到來。回顧2016年臺灣面臨的各項問題,其中以兩岸關係緊張、經濟發展停滯、社會關係對立最為嚴重,誠摯希望臺灣在2017年能夠“兩岸和平”、“經濟繁榮”、“社會和諧”。

  首先,就“兩岸和平”而言:最近兩岸關係極為嚴峻,在“外交”方面,聖多美普林西比與臺灣“斷交”並與中國大陸建交,同時根據媒體報導,還有幾個臺灣的“邦交國”將與臺灣“斷交”並與大陸建交,兩岸在國際場域上“烽火外交“再起。在軍事方面,繼中國大陸軍機繞行臺灣後,大陸航空母艦”遼寧號“也自臺灣東邊海域經過。

  眾所皆知,自2016年5月20日民進黨執政以來,由於不承認“九二共識”,被中國大陸認為是破壞兩岸政治協商基礎,使得兩岸關係産生劇烈變化,包括,兩岸事務首長會議、兩岸熱線、以及海基海協兩會聯繫機制都已經中斷。

  兩岸關係再這樣發展下去,受害的將是廣大的人民,誠摯建議民進黨當局維繫“兩岸和平”,要積極與大陸協商雙方互動的新共識,民進黨如果不能承認“九二共識”,至少應尊重1992年兩岸海基、海協函電往來所達成的這段雙方同意的歷史文字;“關於一個中國的意涵,雙方同意各自以口頭方式錶述”,儘速重啟雙方的溝通協商管道,如此兩岸和平穩定現狀才有可能維繫下去。

  第二,就“經濟繁榮”而言,根據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預估今年經濟增長率約1.03%;消費物價指數年增率為1.15%(較上年增加1.46%)、失業率為3.95%(較上年增加0.17%),再加上臺灣的股市、匯市、房市交易非常冷清,臺灣經濟失去成長動能。

  臺灣土地狹小、資源貧乏、再加上市場胃納有限,經濟發展除了自身實力外,還必須仰賴對外貿易,面對全球化、區域經濟整合與兩岸經貿關係密切的大環境下,衡量臺灣各項經濟條件,臺灣必須推動經濟自由開放,並且為兩岸關係和平穩定,未來才有出路。

  尤其是美國新當選總統特朗普即將上任,民進黨當局除了要審慎因應充滿不確定的中美關係外,也要面對美國即將退出“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以及改採貿易保護主義等政策對臺灣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強大衝擊。

  首先,就“社會和諧”而言,民進黨上任後推動的“年金改革”,將影響眾多已退休或正準備退休的軍公教人員的生活、準備進口日本核災地區所生産的食物、造成民眾對食品安全的疑慮;而同性婚姻法案影響傳統的家庭觀念,也引起宗教界的極度反應。除此之外,勞工的“一例一休”影響數百萬勞工的權益,當然也會影響資方的投資意願與經營型態,凡此種種都影響臺灣社會的穩定。

  而民進黨在“立法院”通過“不當黨産處理條例”並設置了委員會,凍結的國民黨的銀行資金,並準備將國民黨的資産收歸公有,引起了在野的國民黨極大抗爭,朝野關係出現緊張態勢。在可見的未來,朝野、勞資、民間、宗教、社會等各層面恐怕無法和諧相處了,民進黨當局要積極挽救社會的衝突,建立和諧社會才是。

  回顧過去,展望未來,2016年臺灣面對兩岸關係緊張、經濟發展停滯、社會抗爭不斷的危險境界,使得人民不敢消費、企業不願投資、經濟發展面臨了“惡性迴圈”(Vicious circle),人民的“痛苦指數”(Misery Index)(消費物價指數年增率加失業率)飆高,誠摯希望2017年臺灣能實現“兩岸和平”、“經濟繁榮”、“社會和諧”三大願望,重新為臺灣2300萬人民開創安居樂業的美好生活。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