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港媒:臺灣觀光業寒冬才剛剛開始

2016年10月08日 09:1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十一”國慶長假過去,大陸民眾選擇外出旅遊的人數眾多。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説,據統計,7天假期為大陸旅遊業帶來人民幣4822億的可觀收入,年增長14.4%。但臺灣觀光業者卻只能隔海垂涎,眼睜睜地看著大陸旅遊市場這塊肥肉被周邊地區瓜分。蔡英文當局迄今沒有接受“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的跡象,兩岸關係回暖之日難以預測,陸客人數持續下滑將成為常態。臺灣觀光業的寒冬才剛剛開始。

  評論摘編如下:

  今年大陸“十一”國慶長假期間有近一半民眾(5.93億人)外出旅遊,成為有史以來出遊人次最多的黃金周,其中出境遊人次接近600萬,也創下歷史新高。據統計,7天假期為大陸旅遊業帶來人民幣4822億的可觀收入,年增長14.4%。

  大陸旅遊市場如火如荼,但臺灣觀光業者卻只能隔海垂涎,眼睜睜地看著大陸旅遊市場這塊肥肉被周邊地區瓜分。臺灣旅遊業如今慘澹的光景完全是民進黨當局上臺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令兩岸聯繫溝通機制停擺、降低陸客赴臺意願所致。但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近日接受美媒專訪時竟還聲稱臺灣觀光業情況“還好”。這種粉飾太平、自欺欺人的鴕鳥心態讓臺灣基層業者情何以堪?

  臺灣方面的數據顯示,相較往年“十一”長假陸客申請來臺的送件量每天平均約8000件,今年同期則縮減至4000至5000件,創下開放陸客赴臺觀光八年來最慘澹的一年。而今年恰好是陸客“十一”長期出境遊人次最多的一年,讓臺灣觀光業者白白損失了大好商機:日月潭遊艇業收入大減八成,花蓮民宿業績下滑三成,臺北一些景點的陸客人數也較去年同期少了一半。這難道就是蔡英文口中的“還好”?

  今年以來陸客排隊赴臺人數平均每月減少10萬人,而到了5月陸客團人數更是下降超過3成,八月驟降至5成。對於陸客人數明顯減少,民進黨當局遲至9月,當11個觀光相關産業聯合發起大規模遊行後才宣佈啟動“300億紓困措施”。這並非是民進黨後知後覺,而是刻意淡化臺灣旅遊業的慘象。

  據説,早在“520”前民進黨就與觀光業者成立了溝通平臺,即使面對跌跌不休的陸客團人數,也還説“來臺旅客總量沒變”,企圖平息業者的恐慌。因為當局心知肚明,自己不承認“九二共識”,正是造成陸客人數減少的“罪魁禍首”,所以上臺4個月對臺灣業者的困境視而不見、袖手旁觀,擔心倘若高調處理觀光業議題,會使輿論把陸客人數減少的責任矛頭指向民進黨。

  然而,紙包不住火。無論民進黨當局如何淡化、隱瞞,陸客一天天減少,身處基層的業者怎會不感受到衝擊呢?民進黨常以“開拓東南亞旅遊市場”安慰業者。其實,陸客這兩年給臺灣帶來逾2000億新台幣的觀光外匯,不僅是靠400多萬的龐大人數,更是因為陸客是赴臺旅客中消費力最強的。島內“央行”也表示,其他地區來臺旅客雖有增長,但日均消費額不如陸客,不易填補陸客減少所造成的旅行收入減少。

  蔡英文當局迄今沒有接受“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的跡象,兩岸關係回暖之日難以預測,陸客人數持續下滑將成為常態。臺灣觀光業的寒冬才剛剛開始。

[責任編輯:張潔]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